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港國安法黑手伸向台灣 媒體工作者竟遭指控

  • 時間:2022-08-31 12:0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港國安法黑手伸向台灣  媒體工作者竟遭指控
身處台灣,遠距報導香港「反送中」的《加山傳播》創辦人胡戩,明明沒有參與初選,卻被點名寫進案情。(資料照/中央社)

隨著初選案的交付程序報導限制,在鄒幸彤鍥而不捨的爭取、維權下被連帶解除,這宗曾經成為全港以至全球震驚的國安案件,終於揭下些許的神秘面紗。

長期延宕阻撓 令案情關注大不如前

縱使案情終於得以公開,但在法庭和政權合作,長達一年半的多番阻撓之下,各方對案件的關注程度已經大不如前,甚至出現外媒對案件的錯誤報導,錯誤引述某被告在庭上的言論,然後連帶誤導全世界的情況。另一方面社會大眾經過一年對案件的資訊量不足,一時間面對海量的資訊,根本不大可能有心思去了解,這也顯出國安法審訊不透明的影響,案件若不甚有關注者,則速戰速決,儘量避免有更多的發酵(當然刑期不長但未審先囚,變相逼人認罪亦是一因素);反之轟動社會的,則能拖盡拖,儘量將案件矚目的凝聚力由時間消磨。即將正式踏入審訊的「蘋果日報案」和初選案,回想起來首次拘捕已經是一年半前的事,就屬最好證明。

於是大眾的關心就只有何人認罪與否,刑期多長等最直接的資訊。固然無法怪罪百姓,甚至媒體對案件的焦點,亦不時被直接資訊帶著走,而無形中落入政權製造的障眼法。

媒體報導失焦 忽視對台灣影響

如日前的「蘋果日報案」案件聆訊程序,取消陪審團、認罪意向等資訊已經佔據了大部份報導,然而當日聆訊的重點,或應是保安局終於解封凍結多時《蘋果日報》的公司資產,令三間公司有條件支付律師費,但就連香港的媒體報導也甚少提到。當這些重點無法被放大,連帶台灣媒體對事件的報導,關注亦只會被限縮在一定的角度,甚至案件可能對台灣的影響亦無法被廣泛討論。

就如初選案的案情中,其實就有涉及台灣的部份,《加山傳播》創辦人胡戩明明未有參與初選,卻罕有地被點名寫進案情,一份由律政司撰寫的法律文件之中,指控其創辦的媒體多次煽動傳播「攬炒」和「香港獨立」的思想。並無參與初選,卻出現在案情之中本來已經匪夷所思,但當考量到胡戩作為台灣公民的公開身份,律政司的舉動背後的思想並不難推測。

香港國安法長臂管轄 對台灣媒體製造白色恐怖

國安法一直被戲稱為「宇宙法」,卻一直以來香港政府都不敢對非香港公民施以任何國安法指控,面對外國公民更多是施以騷擾和恐嚇手段。但今次卻主動指控一名台灣公民違反國安法,無非是要為台灣人在國安法上開先例,更甚者是對一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指控,此行為無非是要針對台灣媒體營造白色恐怖。

作者》布寒野  前香港網媒編輯,飄洋來台後繼續心繫家園。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