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筆者提及了一些中國的網路監控手法。瞭解到這些中國官方的網路監察手段後,我們要學會的,不是如何規避這些敏感詞或「可疑信息」,而是要學習如何可以在暢所欲言的情況下,不被這些網路警察鎖定到我們在現實生活的身分。筆者認為言論自由乃天賦人權,並不應因暴政而被殘暴剝奪。
我們作為普通人可以用什麼方法規避這種如影隨形的網路監控呢?筆者整合了一系列就算是「電腦小白」的人均可以做到得一些保護措施:
硬體方面:
1. 不使用帶有廠商雲端管理功能的路由器,而是使用可搭載開源系統的路由器。
2. 如果需要安裝監控攝像頭(攝影機),選擇傳統硬碟錄影方式的攝像頭,或者國外廠商提供的家用級別的攝像頭。
3. 如果需要使用台式電腦(桌上型電腦),建議不要直接選購整機,而是選擇組裝或者購買國外廠商的品牌電腦。
4. 手機盡可能不選擇中國產手機,而是選用海外品牌或者iPhone。
軟體方面:
1. 在防毒、輸入法、瀏覽器、辦公文檔軟體的選擇上,不使用具有隱私安全隱患,特別是中國廠商製作的軟體。
2. 應當使用以原版方式安裝,具有正版授權的Windows系統。
3. 如果使用的是Android手機,對於中國的應用程式,應避免給予查看通訊錄、通話記錄及短信的權限。如果使用的是Android 10及以上系統,位置權限也應當盡量設置為「僅在使用期間允許」,而不是「一直允許」。
4. 對於中國各種應用程式的獨立式自動更新功能,建議儘量全部關掉。
網路習慣方面:
1. 社交軟體應盡量關閉基於手機號、電子郵件的查找功能。對於用戶個人資料中,生日、所在地、出生地等項目如能設置查看權限,請選擇不予公開。
2. 儘量不要在網路帳號暱稱上直接使用真實姓名或者與自己個人信息有關的字眼。
3. 如果在使用非中國平台社交帳號時涉及、或者要打算要參與政治相關活動或發佈相關內容時,請不要綁定自己的真實手機號碼,並且要做好身份隔離。
4. 在中國境內使用境外社交軟體時,千萬不要加入有位置資訊的群組。
5. 對於未知來源且事先不知情的郵件,涉及點擊鏈接,提供個人信息,中獎相關事宜的,應當謹慎對待。
6. 在購買VPN、VPS等敏感境外產品或者服務時,在服務商提供相關支付方式的選項下,應當盡量選擇Paypal、國際信用卡等方式來支付。
7. 對於電子產品的密碼、網路平台帳號的登錄密碼、私人WiFi的連接密碼,不要設置為純數字(例如手機號碼、出生日期、常見弱密碼)、或者自己的姓名以及跟自己有關的詞彙。
8. 對於跟個人隱私有關信息的照片,不要長期存放於手機相簿中。如果一定要長期存放在手機裡的話,建議善用手機廠商提供的隱私文件夾、加密存儲相關功能。
希望大家在看畢筆者的文章後,可以重視自身的網路安全行為,並為以後可能面對的網路監控作出完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