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的經濟脅迫 凸顯「戒急用忍」政策價值

  • 時間:2023-04-13 17:3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的經濟脅迫 凸顯「戒急用忍」政策價值
中國商務部宣布針對台灣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中國將其對外貿易政策轉化為脅迫工具,已引起各國重視。圖為停靠在高雄港區的貨櫃輪一景。 (中央社資料照片)

中國商務部在本月12日宣布針對包含農產品、紡織品以及五金、化工與工業產品等台灣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其主要理由為中國商務部收到中國許多產品進出口商會正式提交的貿易壁壘調查書,請求就台灣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的調查。然而,無論中國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審查的理由為何,均是中國對於貿易對手國單方面的指控,並將其對外貿易政策轉化為脅迫他國廠商的經濟武器化工具,這也是為何中國對貿易對手國實施經濟脅迫(economic coercion)會受到世界各國重視的原因。

反中國經濟脅迫已成全球運動

就經濟脅迫而言,根據央廣『CSIS:中國經濟脅迫反效果 卻是低風險「治國工具」』一文的報導指出,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的研究報告顯示,「在考察中國從2010年以來對8個國家使用脅迫性策略後的情況發現,中國的脅迫手段並未收到他們想要的預期效果,甚至反而促使一些國家向被中國視為國家利益最大威脅的美國靠攏。」近期,身為今年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主席國的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俊也表示,G7部長級會議已表示將對進出口限制、升高關稅等經濟脅迫作為等相關經濟安全議題納入主要議程,並為G7製定共同因應對策。此外,歐盟各國近期也達成「反經濟脅迫工具」(ACI)的臨時協議,同意對那些向歐盟成員國施加不當經濟壓力,逼迫改變其政策的國家進行報復。

包括G7、歐盟等主要國家,對中國經濟脅迫的重視程度已經升高。(示意圖:pixabay)

中國對台貿易制裁 證明「大膽西進」的想法錯誤

在各國關注中國經濟脅迫已危及其國內的經濟安全之前,台灣的農漁產品或食品早已受到中國以蟲害或檢驗不合格為由,遭到禁止出口,這類貿易爭端在過去雖有簽定相關協議,來進行爭端解決,但是,中國在過去幾次與台灣產品的貿易爭端並未依循相關協議的機制來處理與解決問題。雖然從中國對各國的經濟脅迫可知中國不遵守協議的精神也不只針對台灣,但是,這也凸顯過去許多主張台商應大膽西進的人士,只看到利益而忽視風險的作法是錯誤的,也不負責任。就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而言,不應是與廠商一樣只考慮利潤,更應該重視與中國往來的經濟風險以及對台灣經濟安全的可能傷害,若政府的目標與廠商的目標一致,則我們就不需要政府了。

工商團體不應再迷信中國經濟 避免對會員廠商造成二度傷害

可惜的是,雖然中國對台灣的經濟脅迫持續加壓,主要國家對中國經濟脅迫的重視程度也升高,但是,台灣部分工商團體對中國的態度,仍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特別是商總赴中交流後,宣稱其所提出的五大訴求受到中國官方善意回應,但是,在中國宣布對台的貿易壁壘調查後,無疑是對商總的說法投下反對票,相關討論請見「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 與中交往不應輕忽經濟風險

就低價威脅而言,工總於2022年進出口貨品威脅調查報告指出,將近38%的受訪者指出中國為主要低價貨品威脅來源國,其次為越南與泰國,面對採取不公平貿易的中國對我國廠商的指控,政府僅能藉由相關部會以及我國海基會與中國海協會的溝通來了解其緣由;未來,我國廠商應該與可以遵守契約或協議精神的國家進行貿易,民間工商團體也應該思考如何協助會員廠商轉型與開發多元市場,才可以避免相關貿易爭端對台灣農漁民以及廠商的二次傷害與持續傷害,避免受到中國的經濟脅迫。

最後,確保台灣經濟的主體性就是七大工業國所強調的經濟安全,從中國對世界各國的經濟脅迫也讓我們再度看到李登輝前總統主張與中國交往應採取「戒急用忍」的可貴。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