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19年之後的香港:難以形容的世代

  • 時間:2023-04-28 09: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19年之後的香港:難以形容的世代
要以區區幾千字梳理學生的心理和思路,問中核心,基本上只能由同年齡層的來勝此任。(圖:Unsplash)

過去作為媒體總編時,因身份仍與學生稍有重疊,和公司同事亦全為學生,生活接近,亦較容易取得消息,故學生會的新聞一直是比較關注的一塊,尤其之後學生會已經在存亡之秋。

一直覺得,一個記者能書寫學生會新聞的時間十分有限,學生會有自己的文化,一般外人要了解已經困難,又要在區區幾千字中梳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和思路,問中核心,基本上只能由同年齡層的來勝此任,畢竟年紀大了就有年齡代溝,即時身處同一緯度下的時空,不同的人生歷練,視角就會盡然不同。記得有次學生會記者會,會上有年資較深的記者引好十幾年「老莊」的例子,質疑學生會面對校方施壓的處理手法軟弱云云,卻客觀地已是他們的力所能及。

近來又有媒體訪問學生會屬會的新聞,結果引起受訪一方反彈…僅此而已,受批的媒體事後一直對爭議冷處理。學生們不滿意的,是身處香港一個如此高壓的社會,受訪這回事就很易觸動神經,但不單「為求安全」的要求事先觀看受訪內容,被媒體以「保持記者專業與編採自主」拒絕而不得要領,甚至反責怪受訪者未有好好溝通,詳細就不多言了,覆述爭議只會有更多詞不達意的爭議,詳情也不難找。

我們處於一個難以形容的世代,難以形容並非沒有合適字詞,而是沒有安全的字詞。看一牆之隔,甚至會有代為審查的服務,替人過濾檢視敏感詞,想來香港也差不遠,電影一幕「100%自由」已經足夠被指煽動,又的確要諒解受訪者的擔驚受怕,始終這已非匿名與否的問題,何況今次沒有。至於訪人的記者身處相對政治安全處時,這種新聞倫理豈是一兩句說得清,但不可能是一句「保持記者專業與編採自主」可了的事。講真當年大多記者上這課時,大概19年的春秋還遠著。

至於訪問另一個爭議,學生會是否在存亡秋的論調,今日依然值得商榷,總會有人堅持,會有人未放棄,其實就像「法治未死」、「香港已死」的辯論,而訪問就正好放在一個既定框架內討論,好聽就是框架,難聽就是填答案罷了,於是受訪者說甚麼長篇大論再不重要,筆在記者手,篩選節錄,記者要如何操作全憑自由心證,但這又是我們需要被呈現的新聞,需要被呈現的框架?

其實就是以框架為中心還是以人以事為中心。自問近年筆下的訪問中,也遇過不少問出的答案和想像中南轅北轍,每次下筆前「諗好個flow」都耗費不少時間,要想文章流程一氣連貫,本來就是記者寫專題人訪應做的,因為要呈現的主題是那個人,那個事件的中心。如果只是為了填答案而填訪問,訪問還有需要?

以前頗為自省,希望以後也需要如此自省。

作者》布寒野  前香港網媒編輯,飄洋來台後繼續心繫家園。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