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官員今天(7日)表示,印度已經提議20國集團(G20)在譴責烏克蘭戰爭的聲明中,也納入俄羅斯和中國的觀點,以避免分裂的集團陷入僵局。
包括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內的20國集團領導人,本週末將齊聚新德里舉行峰會,今年峰會討論的焦點放在促進糧食安全、氣候行動,以及對貧困國家的債務減免。
但是與會代表們說,自去年印尼峇里島(Bali)的20國集團峰會以來,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產生的分歧加劇,阻礙全球20個最大經濟體對重要議題的討論。
西方國家希望將強烈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作為同意德里(Delhi)宣言的條件,但是代替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出席的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表示,如果最終的聲明未能反映俄國的立場,莫斯科將阻止宣言的發表。
印度已表明,20國集團在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苦難的同時,也要求反映莫斯科和北京的觀點,並指20國集團不是地緣政治角力的場所。
在各國領導人於9日開會討論重要議題之前,20國集團的協調官員已就最終宣言的文件反覆討論了4天。
一名印度官員說:「只要每個人都認可這份聲明文件的架構,那就是一種共識。我們正在試著創造一種局面,讓包括俄羅斯、七大工業國集團(G7)和中國在內的每個人,都對他們的觀點包含在文件裡而感到滿意。」
另一名官員說,另一個選項是在聯合宣言中,就戰爭發表一種概括式的陳述。因為政府的規定,這2名官員都拒絕透露姓名。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試圖利用印度在20國集團中的領導地位,以其有能力在全球重大問題上,促成各方團結一致,展現其作為一個大國的崛起。
如果德里峰會未能達成聯合聲明,這將是20國集團峰會史上的第一次,並且可能引發對該組織繼續存續的質疑。
倫敦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全球經濟與金融項目主任巴特勒(Creon Butler)說:「這將會導致集團內的信任危機。」
在峇里島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在就俄烏衝突爭論數天後,在最後一刻成功發表一份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