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熱推福建台灣融合21措施 台商冷認政治宣示居多

  • 時間:2023-09-14 17:11
  • 新聞引據:德國之聲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熱推福建台灣融合21措施 台商冷認政治宣示居多
中國官方高調推福建與台灣融合21措施,但台商與學者多認新意不多,屬政治宣示意味較濃。(路透社/達志影像)

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12日公佈《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並推出21項措施,希望促進台灣民眾和台商與福建融合發展。但《德國之聲》報導,儘管官方熱推惠台措施,但台商卻普遍認為,這些措施都是「舊瓶裝新酒」;專家則指出,這項政策的政治意涵較大。

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6月17日曾在福建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大會上宣佈,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已制定了這項《意見》。不過,全文時隔約3個月才正式向外公佈,共分為6大項、全長約4000字,旨在主打「兩岸一家親」,以及福建和台灣全方位融合的發展理念。

中國官媒新華社12日報導,《意見》工作目標是讓「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基本建成,並使福建作為台胞台商登陸「第一家園」的效應充分顯現。除了傳統的「惠台」措施之外,這次還針對台灣的外島居民,包含讓金門居民在廈門享受當地居民待遇,以打造金門和廈門的「同城生活圈」。此外,政策還將加快推進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支持金門共用廈門新機場,並推進福州與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此外,《意見》還鼓勵台灣人才到福建就業、支持福建企業聘僱台灣人才,讓台灣民眾可以加入福建的行業性、學術性、專業性社會團體,甚至擔任仲裁員、調解員、陪審員、監督員、檢察聯絡員及司法輔助人員等,並讓台灣子女在福建的公立中小學和公立幼兒園就近就讀。

惠台措施多老調重彈 僅吸引在台沒出路年輕人

《意見》也決定取消台胞在福建的暫住登記,並擴大台灣居住證使用範圍,讓居住證與大陸身份證享受同等便利,同時鼓勵台灣民眾在福建購房,將台灣人納入中國社會保障體系中。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下一步,還將結合兩岸關係發展和閩台融合的實際情況,逐步推出一系列的配套文件,釋放更多政策紅利。他強調,未來將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福建優質台商在中國上市,同時,北京也鼓勵台灣農漁民參與福建農村的產業融合發展,並將提供更多便利。

雖然中國政府和媒體大力宣傳這次的《意見》和相關措施,但德國之聲訪問到的台商,大多都對此冷靜看待,並未有太多到福建發展的熱情。

北京台幹鄭先生表示,他認為這次關於福建涉台的21條意見沒有新意,「基本上還是那些東西再拿來說一次」。在上海從事科技業的台商陳先生則認為,這些措施對他沒有吸引力,基本上不會讓他改變在中國的投資方向,而且他相信,大部分在中國的台商仍然會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投資目的地,因為福建的發展條件明顯不如上述二地。

上海台幹周先生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說,會去福建投資的台商,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且集中在餐飲等服務業和小型製造商,「分別不大,因為台商要來(中國)的人早就來了」。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媒體人則認為,這個措施的效果可能會類似中國先前發展廣東大灣區,吸收到的是香港中低階年輕人才,他認為「這個(政策)針對的,還是在台灣沒什麼發展出路的年輕人」。

學者認官方一面釋放善意一面緩和武統力道

但四川台商李先生的看法比較正面。認為因為福建本來就是中國對台政策的第一個陣地,理應能吸引到一些台商投資,「所以我覺得應該支持力度會很大」。

在《意見》最後一條中,提到中國中央政府會對福建開展涉台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等領域提供資金支持,這點則讓四川李先生很感興趣

相較於台商們的看法,在中國的台籍學者多認為這次《意見》,重點不在經濟層面上的優惠,而在政治意涵上的宣示。

廣西大學梧州學院台籍特聘教授王立本指出,「簡單說,沒有什麼新的措施」,因為台灣民眾可以在中國申請居住證、買房,工作、加入社保體系,這類措施都已經發佈過。唯一比較不一樣的是,過去如果台灣人要中國長期居留,必須向當地的公安機關申請登記,而這點現在要在福建取消了。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理由,包括以去福建觀光為名,台灣民眾都可以在福建任意長期居留。

王立本認為,這樣的舉措政治意涵很強,「這一次的宣示,主要是因應兩岸日漸緊張的戰爭危險,向台灣人做的一次心理上的喊話」。

華東師範大學亞歐商學院台籍教授陳弘信則認為,這項政策在中國對台政策、中國內部輿論和福建當地都有政治意涵。他認為,因為台灣明年要選舉,中國政府希望釋放善意的訊息,回到「和平統一」的統戰基調,以免幫民進黨助選。在對內輿論方面,經這幾年操作下來,中國主流民意開始支持「武統」台灣,但中國政府很怕民意拉不回來。因此,這次也是藉由發佈政策來提醒民眾,「現在還不到武力統一台灣的時候」。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