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甘作中共馬前卒 香港勢將淡出國際舞台

  • 時間:2023-10-15 10:0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甘作中共馬前卒 香港勢將淡出國際舞台
香港特首李家超 (港府資料照)

隨著11月在美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臨近,外界關注美中元首「拜習會」能否實現之外,因侵犯人權及損害香港自治而被美國制裁的香港特首李家超,能否出席亦是APEC的一大花邊。隨著日子漸近,愈來愈多消息傳出「拜習會」成事機率高,美中雙方為會面「營造氣氛」,或避免引起雙方尷尬的爭議,包括香港特首被拒入境美國的問題,是否要化於無形呢﹖早前香港傳媒引述消息,李家超直至十月初仍未收到APEC邀請,而他已應邀出席香港總商會與多個國際商會於11月16日舉行的午餐會,恰巧撞期APEC。

傳李家超不獲邀出席APEC  改留港參與商會活動

中美雙方一直就李家超出席APEC峰會角力,及至7月底《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指華府決定不邀請李家超出席峰會,不過香港可派其他官員率領代表團參與,其後中國外交部以及港府均曾高調反擊。現在李家超於APEC期間答應出席香港商會舉辦的活動,至少說明他至今安排11月日程當中並不包括APEC峰會了,綜合消息目前最大機會是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代表香港出席會議。

李班子上任首年外訪131次  七成半屬中國城市

香港特首自動消失於APEC,單獨看此事會聚焦在中美政治角力,但拉遠一點看,不難發現自李家超上場後,香港漸漸淡出國際舞台。香港是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自由市場經濟體系,在1991年香港、台灣與中國同時為APEC成員。與此同時,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創始會員、太平洋經濟合作議會(PECC)等的成員,在金融、貿易等領域傲視全球,在國際舞台佔一席位。然而,港府多名主要官員受美國制裁,翻查李班子外訪行程,特首連同各司局長上任首年共進行約131次公務訪問,當中逾七成半訪問中國內地,李家超首年公務外訪12次,有別於歷任特首慣於出訪西方國家,李至今尚未到訪過西方國家,除了大陸外便是沙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這相信與美國制裁令官員到「五眼聯盟」等國家亦會受影響,因此港府與西方國家保持聯繫的工作只能落在負責商務及經濟範圍的技術官員身上,對口國家自然亦只會派出職位相若的官員接待,無形中將香港降格。

更甚者,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國際組織,如在經貿的方面可自行與其他國家商討雙邊合作。隨著「一國兩制」的謊言被戳破,國際間已有聲音要求檢視香港參與國際組織是否仍然合適。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例,規定成員需要在外貿關係與參與WTO事務上享有完全的自治權,不受所屬國家干預,否則有權取消其成員身份。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當中共對香港承諾的「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不能兌現,反而走向「一國一制」,將香港同化為中國一個普通城市,香港又憑甚麼繼續在國際間享有的特殊地位﹖

逾半專才計劃離港 駐港外企數目下跌

長久以來,支持香港發展的四大行業為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但隨著香港近年移民潮有大批專才移出,各行各業均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根據Robert Walters Hong Kong十月初公布一項調查顯示,逾半專業人士計劃離開香港,15.6%專業人士希望離開得愈快愈好,36.7%專業人士計劃未來3至5年離開香港。另外,根據「2022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去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下降至8,978間,比2021年減少71間,按母公司所在的國家或地區來看,日本、美國以及英國的公司數目過去幾年間均大幅下降。

專業人士與外資不斷外流撤出,港府卻透過加速與中國大陸融合作為救亡手段,如去年底公佈一系列「搶人才」措施,標榜招攬世界各地高收入和頂尖學府畢業生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最終獲批個案有95%來自中國;同樣地,李家超去年10月發表施政報告,宣布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負責吸引全球具有高潛力和代表性的創新科技企業來港發展,成功引進30家創新科技企業落戶香港,當中八成來自中國。退一步說,如果香港實力與獨特性足以蓋過政治因素,自然動搖不到其國際地位,但近年港府一心加速與中國同城化,亟欲抹走香港特色與優勢,此番操作無異是自絕於江湖吧。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當日李家超當選特首時,被問到被外國制裁會否影響港府工作時,他趾高氣揚說對那些所謂制裁嗤之以鼻,不會理會,一副能「為國犧牲」是無上榮光的模樣。李班子甘作中共馬前卒,終日蠅營狗苟、倒行逆施,換來西方社會唾棄,現在連以香港特首的身份出席APEC亦被諸多阻撓,丟架非常。然而,李家超最終能否成行已不重要,因為話事權從來不在他身上,香港沒有高度自治,各國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日後要打交道何不直接找上中國﹖隨著時間推移,香港的國際地位只會每況愈下,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作者》余知宜  在香港從事傳媒工作二十多年,走訪社會各界,目前在台,不忘記者初心。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