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香港人與「鄉」的距離

  • 時間:2023-11-26 14:0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香港人與「鄉」的距離
雖然許多香港人的祖籍在中國,但對旅居海外的港人來說,香港才是真正的故鄉。圖為香港鳥瞰。(圖:Pixabay)

筆者來台數年,不僅在台北地區生活,也在中南東部地區生活過,在台的生活體驗讓筆者產生許多對於城、鄉、身份認同的想法。

越過邊境的「國內」旅行?

筆者在香港土生土長,從小熟知的便是香港分為香港新界、九龍、港島區,還有離島也是香港的一部分。筆者自幼居住地主要在新界或九龍,對港島的印象比較像是商業區、工作的地方,當然也有人住在港島區,而離島比較貼近郊遊旅行的地方。香港人除了會出國旅行,也有人會在香港郊遊,比如去西貢吃海鮮、去爬山,或是去離島如南丫島、長洲等一日遊,這些地點對多數港人來說都是需要坐車最少一小時以上才能到達的,為的是遠離都市繁華的商場,體會不只有逛街的生活。

也有一小部分人,會選擇旅行過關到中國大陸的深圳,吃喝玩樂。筆者小時候也曾去過深圳,那時候卻有種如臨大敵的感覺,必須要帶齊證件才能出入境;又因為過境後電話就會不再收到香港電訊供應商的訊號,要緊貼家人身旁小心不走散。走在街道上會很多事情會發生,筆者當時對街道的景象非常陌生,只有小心翼翼地跟著家人走,有一些姨姨會在路上熱情地招攬我們,糾纏了一兩個街口才讓我們離開。在那裡,買東西的價格很多都不是明碼實價,而是看準你是香港「遊客」,價格會刻意喊高。

越過那個邊境後,父母三不五時就叮嚀筆者要小心,要把包包揹到身前抱緊。那種感覺就像進入了別人的領土,並不像是在自己的地方旅行般自在,又會被認為是外地人和遊客,環境充滿著一種陌生感、不安感。

直至筆者認識了一些台灣朋友,尤其在台北的朋友,連續假期都會到其他縣市去玩,比如遊花東之類,那一種是真正國內旅行的概念,雖然也可能需要事先搶車票和住宿,但不用出入境就可以到達,更不需要有如臨大敵的心理準備。

除了旅行,還有就是回鄉的概念

香港是移民的城市,有很多人的家族祖先都是從中國北方移居到香港定居,所以祖籍會在中國的某個地方。不少90後的港人仍會有跟著父母「返鄉下」(回鄉)的經歷,坐大巴或火車,拎著大包小包的跟隨父母到了一個小村莊,那時的農村生活相對當時的香港來得簡樸,有些房子甚至沒有自來水提供,村民要到村裡的井打水,熱水也要自己砍樹燒柴。到近代的香港人的大陸「鄉下」,可能已經由農村重建發展成高樓大廈了,那種城鄉差距已減少許多。

而在台灣也有不少「北漂」族群,會在節日或農曆新年回到自己的家鄉,也有不少人會介紹自己是「台南人」、「台中人」、「高雄人」⋯⋯等等,這些來自家鄉的身份認同,在筆者出生年代的香港已經很少見。在香港,很少人會再追溯自己祖先是中國的哪裡人,跟「鄉下」的連結只來自於父母、祖父母的牽引。

筆者在台灣的一些朋友對自己的故鄉會有一些情結,甚至會在出社會後決定要當「返鄉青年」,這不只是因為奬勵政策使然的。要放棄原有的工作,並從其他城市回到自己的家鄉創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們對於家鄉土地也有深刻的連結,願意為未知的可能作出努力;相較很多80、90後的香港人都是在香港出生,缺乏在中國出生和成長的生活經驗,甚少見對中國鄉下會有歸屬感或認同感,更不會到鄉下工作。

小時候去的「鄉下」並不是真正的故鄉。離鄉和回鄉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自從離開香港到了台灣,對於鄉下的想法便是香港,香港就是家鄉。

作者》甘甘 香港人,目前在台。寫在台見聞同時又會說起香港往事。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