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以ECFA脅迫台灣 將適得其反 學者:影響有限 產業可趁機轉身

  • 時間:2024-01-09 09:5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文蔚
以ECFA脅迫台灣 將適得其反 學者:影響有限 產業可趁機轉身
中國以貿易壁壘為由暫停12項ECFA關稅優惠,但學者認為,中國經濟脅迫屢見不鮮,但對台影響逐漸降低,甚至有助過去鎖入中國的產業轉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空拍圖 (台灣港務公司提供)

中國在大選前自行認定台灣違反貿易壁壘,並以終止ECFA早收清單中12項商品關稅優惠作為回應。對此,學者認為,從經濟面來說,中國以ECFA作為經濟脅迫,對台灣來說是短空長多,短期雖會有部分產業受到影響,但影響性已漸漸降低,反倒還可讓產業趁此機會轉身進行市場分散。而在政治面上,學者也認為,中國不會輕易喊停ECFA,因為這是對岸少數可以主動掌握且對台灣可產生一些影響力的工具。

中國日前提前公布貿易調查結果,並認定台灣違反貿易壁壘,果不其然以ECFA作為手段,宣布暫時中止12項產品關稅最惠待遇。此一行動對台灣來說並不陌生也不意外。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以及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占璽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臺》「這樣看中國-張正霖時間」專訪時,特別以經濟面與政治面分析ECFA成中國經濟脅迫介選手段的影響。

邱俊榮教授表示,中國對台的經濟脅迫不是一天兩天,不僅台灣人已經很習慣,近年包括澳洲等也都吃過虧,甚至去年七大工業國(G7)圍繞的重要議題就是防止中國經濟脅迫。但台灣較為吃虧的,是因經濟量體不大,所以任何一點外在問題便容易受影響,譬如農產品輸往中國,就曾吃了很大的虧。但是,也因為中國多次脅迫,現在台灣農產品輸中已經降到第四位,顯示台灣經濟調整具有彈性。

受影響產業可順勢分散市場

邱俊榮表示,以當時的環境,外界多認為ECFA對台灣是利大於弊,但從早收清單來看,大多是石化、機械、紡織等中上游汽車零組件,這些都是中上游產業,台灣產業多是這種類型,導致出口易受外在訂單影響。而ECFA早收清單就是鎖定過去許多出口中國關稅較高的產業,簽了ECFA早收清單後,資源就更集中在這扇門,也造成經濟轉型不易。

邱俊榮認為,中國若中斷ECFA對台灣來說是短空長多,短期雖然會對部分產業造成影響,但長期來說對台調整產業反而比較好,將順勢有轉身的機會,除分散市場還可以分散產業,畢竟要這麼大的經濟量體經常以經濟手段做為脅迫,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就要去風險,這也是近年許多國家都在做的工作。

而國防院國安所副研究員王占璽則從政治面來分析認為,兩岸這份ECFA一開始就是經濟統戰工具,就是政治手段。當年經濟全球化仍是主流,加上中國透過ECFA也可以避開全球合作框架,因此這個協議作為政治工具意圖,一開始就很明顯。這次國台辦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要台灣接受九二共識和一中。中國過去不斷用兩手策略,一方面在ECFA上提出質疑或障礙,另一方面則與懷柔方式拉攏台商,因此,中國以此為工具,不會在短時間就取消或陷入不可回復的停滯,因為,ECFA是中國少數可以主動掌握且對台灣產生一些影響力的工具,中國政府不會輕易放棄。

王占璽表示,過去與中國簽訂ECFA的政策論述,是簽署之後就可以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合作,但現在來看,反而反對中國經濟脅迫的國家能有更多合作,這些擔心受到中國經濟脅迫的盟邦可以一起建立更強的合作架構,台灣也因此可以跟全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維持ECFA仍有政治意義

回到ECFA對台灣經濟發展來說,很清楚的是台灣真正的機會和利基並不在中國,但處理ECFA仍無法脫離政治上的問題,一方面不管任何政府執政,我們仍希望平等尊嚴立場與中國對話和交流,就ECFA本身是具有這個意義的;另一層意義是,ECFA照顧的產業,雖然不是台灣最核心的產業,也可能不是完全符合我們前景的產業架構,但意義上表示我們仍在乎這些產業從業人員,也願意用ECFA的延續來表達台灣是不排斥與中國交流的。因此王占璽認為,絕對地去取消ECFA可能也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至於回到WTO架構的方式,因為需要花太長的時間,像是立陶宛的案例,需要調查時間久、仲裁程序等等都緩不濟急,未必會有效果,王占璽表示,ECFA的問題一方面要透過強化台灣在全球經濟體係當中的位置以及韌性,走向「去風險」的方式去處理。事實上是,雖然中國講得很大聲,但確實對台灣影響越來越小。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