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別讓臺灣人由共鳴變反感(上):民主選舉不是簡單的二分法

  • 時間:2024-01-28 15:4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別讓臺灣人由共鳴變反感(上):民主選舉不是簡單的二分法
臺灣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13日下午4時截止投票。圖為天母國小投開票所選務人員進行開票流程。(圖:中央社)

臺灣大選過後,終於可以說一些甚麼。選前,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一直對大選議題不敢發表太多個人想法,不希望在選舉氣氛熾熱的情況下,因某句言辭遭斷章取義,甚至「被代表」為在臺港人想法,更加難以辯解。畢竟,在我的眼中「在臺港人」是一個群體,群體會有一同意見、想法是正常不過的事。若然單純某一面的聲音被扭曲成群體的「集體意願」後果絕對非比尋常。

大選前,很多媒體都會到臺灣採訪;同時在「國安法」下的香港人,亦會到台觀選。大選前後短短一星期間,有近 10 位在港朋友現身臺灣,口說來台玩玩看、順便找我聚舊,實質第三句說話就開始問「可以帶我看造勢晚會 / 開票集會嗎」?

從來,臺灣大選整個選戰過程都非常充滿觀賞性,從氣氛的熱熾程度、候選人與媒體之間所衍生的感染力、社會大眾對選舉投入度等,對比整個亞洲其他國家強得多。一個因對岸極權政府虎視耽耽,而被國際舞台孤立近 50 年的國家,每逢大選都能成為國際關注焦點,或許對中共這個極權而言,更是一種另類諷刺。

大選期間,很多媒體報導「在臺港人」情況時,都會偏向兩種主論調:「『在臺港人』認為若然賴清德落選,打算二次移民」;「『在臺港人』認為執政黨對港人留臺不友善」。面對這兩種論調﹐總有一種「心有千言萬語,口難開」的感受⋯⋯

一直以為「香港人」是一種充滿「靈活、創意」又略帶現實主義的民族性,這樣的性格為甚麼在面對政治層面上如此簡單地以二分法劃分?或許香港從未在政治體制上得到過民主,甚至一直倒退的民主自由體制,讓港人潛意識上缺乏較多元及全面思考。

選擇來臺理應就是相信這裡的民主政治體制以及自由的普世價值觀。「賴清德落選,打算二次移民」這一種論調,我會理解為甚麼帶這種想法,但老實說不管是以左腦還是右腦去思考都真的難以認同。

先以理性及現實層面上看,賴清德所代表的「民主進步黨」比起另外兩個總統候選人的黨派「國民黨」與「民眾黨」對中國態度較強硬、堅定。雖然不似「藍、白」以親中為旗號,但一直以「河水不犯井水」的態度面向中國。若然是由一個面對中國會腰板挺直的人擔任臺灣總統。對因被中共逼害而流亡,又或是不想被中共管治的港人與臺灣人而言一定樂見,因為總統可以推出更多議案去應對對岸各種侵擾。然而,議案再多再好,都是需要讓國會通過才有效⋯⋯

相反若然態度親中的候選人成為總統,立委以走強硬路線的佔過半,同樣都能夠好好保護臺灣免被「出賣」;就算,總統以及過半立委都是親中派,但若然法案實在讓人民難以接受,過去臺灣人都是行出來,反抗起來。

而臺灣是一個高度自主性的國家,與香港完全不同。遇上大型社會事件,人民不滿到極致,過去 20 年間政府都會有正面回應,觀乎太陽花、野百合。政制上、文化上、經歷上,都與香港截然不同。港人不要因為過去在香港的遭遇,而對一個全亞洲民主自由度高的國家失去信心。

而感性上,一直認為因政治層面因素,臺灣人對香港人某程度上有一種共鳴感。感覺到香港與臺灣一樣一直受到逼壓,所以會有幫助香港,又或是讓香港人共同對抗中共的想法。但試想像如果你是一個臺灣人,不管你是哪個陣營支持者,聽到有在臺港人跟你說「XXX當選,就要二次移民」,你會怎麼看?會覺得對方將來有一日,只要出現不利自己狀況就會一走了之,拋棄臺灣?會覺得這樣說走就走的人,根本不愛這片土地,那為何要讓他們長期居家臺灣?不管是甚麼,都不會是正面想法。別讓臺灣人由對港人有共鳴變反感。

作者》張寧  香港青年,反送中後來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