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南亞成為美中競逐勢力的重要場域。中國在東南亞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政策制定,以及資源投入等面向,皆被外界視為比美國強烈許多;而美國向來被各界視為在東南亞的投資不溫不火,地緣政治影響力較為緩慢,在不同政黨的總統領導下,對此地區的政策也有強度上的差異,但在軍事影響力比中國具有系統性的優勢,但此優勢也不斷在減弱之中;特別是美中兩國的政治體制及運作上有極大的不同,美國每隔兩年有期中選舉,四年則有總統及國會總選舉,政黨輪替的態勢可能頻繁及明顯。
而在中國的政經體制部分,由於自習近平上任以來,不斷收緊對政治、經濟及社會的控制,以往曾被中國學者譽為中國改革三步走(先經濟、社會,最後階段為政治)的空間亦愈趨縮小,一人集權即統治已為不可逆之趨勢。未來美中對東協的經略可能也會因為數種相異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影響。
美中政治體制差異大 影響對東南亞經營穩定度
如同上述所言,美國是民主自由國家,在政府及政治體制上依循法制規範進行,行之有年的選舉制度也讓美國被奉為最遵守法治國之一;而自由民主的制度當然也有其風險。以美國前任及現任總統川普和拜登對東南亞的政策策略觀察,川普執政時期並未太多著重在東協國家,雖然他是美國重返亞洲的正名者(以印太戰略為美國重返亞洲正名),但其仍著重對於中國及日、韓的競爭與經營,對於東南亞較無著墨,特別是川普在重要峰會的缺席,如APEC、東協峰會等會議,讓東協認為美國正在退出東南亞,尤其是退群TPP(現為CPTPP),更讓東協國家更加靠攏中國。而現任總統拜登雖積極補救川普丟失的東協國家民心,提出印太經濟架構(IPEF)、並分別與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建構小聯盟,針對不同國家施以相異外交策略及手段,雖有改善東協國家對其看法,但仍無法企及中國多年來的經營成效。而今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若亦發生劇烈變化,則將更加影響美國在東協的後續經略方向。
美中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差異縮小
自拜登上任以來,美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或有改善,但此些國家仍對美國的「不夠用心」持續「抱怨」。近幾年,美國與東協十國關係雖有改善,但總的來說,仍難與中國並駕齊驅。實際上,中國對東協十國的政治影響力持續提升,除了新加坡、菲律賓、汶萊外,中國對東協七國的政治影響力皆大於美國。而在經濟影響力上,中國與美國的差距逐漸縮小,而在2016-2021年中,中國甚至已經超過美國,原因就在於中國與東協簽署的自貿區升級2.0,以及2020年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2023年6月對15個成員國全面生效,實施關稅減讓,區域內90%以上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形成區域一體化市場。
在經濟影響力上,中國對於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印度、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的經濟影響力大於美國。而在軍事上,由於中國在國防預算逐年加大力道,而美國近期在南海議題與菲律賓、日本展開合作,雖美國力挺菲律賓,但在此議題尚僅能稱與中國打成平手,顯見中國在軍武力量上與美國差距漸趨縮小。
北約擴張作為 讓東協各國擔憂
近期北約在印太轉向趨勢讓東協各國備感壓力,除其中心地位遭到重大挑戰外,北約在2022、2023年連續兩年皆邀請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與會。南韓總統尹錫悅與會時,拋出北韓問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更是和北約達成深化16個領域的合作協議,要讓兩方互動提升到新高度。這些舉動等同間接邀請北約插手印太事務,更讓東協感受中心地位、區域一體化受到損害,也讓東協向來自詡的「協調人」地位受到威脅。東協長期堅持以非正式、一致建構和非對抗性為原則,以尊重多樣性、差別性和過程漸進性為核心精神的方式維護戰略自主。但北約擴張反倒讓東協成為圍堵中國時成了「真空狀態」?接下來的東協在美中持續對抗下如何自處,成為東協最重要的生存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