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國內今年首例本土傷寒 20多歲女曾赴北部漁港吃海鮮

  • 時間:2024-02-20 15:1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國內今年首例本土傷寒 20多歲女曾赴北部漁港吃海鮮
傷寒簡介。(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今天(20日)公布我國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為北部20多歲女性,近期無國外旅遊史,潛伏期曾與2位友人至北部漁港食用生蠔及生魚片,感染源研判是食用到受汙染的海鮮,目前尚在疫調中。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該名個案於2月2日出現嘔吐、腹瀉,並於就醫後返家休養,2月11日出現發燒症狀,2月13日再次就醫及採檢,2月16日檢出傷寒桿菌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個案近期無國外旅遊史,潛伏期期間曾與2位友人至北部漁港食用生蠔及生魚片,推測可能因食用遭受汙染的海鮮而感染。經疫調,同行2名友人也曾於2月2日出現嘔吐及腹瀉症狀,目前已康復,尚在安排採檢,不確定是否為一起群聚事件;另2名同住家人、23名職場接觸者及2名漁港相關食品製備者皆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安排採集糞便檢體送驗,並已進行疫調及啟動相關防治措施。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自2019年起迄今累計傷寒確定病例49例,包括18例本土病例、31例境外移入病例,以20至39歲個案為多,境外移入個案以鄰近亞洲國家為主,其中印尼16例為多,其次為柬埔寨3例。今年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與2019年至2023年同期(1、3、1、0、0例)相當。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也可能短為3天、長至60天不等,主要透過食用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及尿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常見的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腹瀉、相對性心律減慢或軀幹出現紅疹等。

林詠青指出,傷寒若未治療,可能導致腸出血或腸穿孔,致死率可達1成,但如果適時以抗生素治療,致死率小於1%。在感染者中,2%到5%會成為慢性帶菌者,腸道會間歇姓排菌,造成汙染,導致人傳人情形,需要完整治療,後續也要追蹤複檢。

林詠青呼籲民眾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甲殼類海鮮建議煮沸或蒸煮10分鐘再食用,食物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非立即食用的食物應加蓋後置入冰箱妥善保存,尤其沙拉及冷盤的保存應特別謹慎,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水。此外,也應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或更換尿片後,應正確使用肥皂及清水徹底清潔雙手,才能有效防範感染。

預防傷寒的方式。(疾管署提供)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