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式遊香港

  • 時間:2024-03-03 22:4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式遊香港
香港銅鑼灣鵝頸橋下「打小人」,經常成為陸客拍照的焦點。(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香港,這個曾被稱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近期迎來了一場特殊的「旅遊熱潮」。這種熱潮不同於以往的購物旅遊或美食探險,而是一種名為「中國式遊玩香港」的旅遊方式。筆者注意到,隨著各種教程的流行,比如如何用100元遊香港、在哪裡可以免費吃飯洗澡等,大量中國遊客開始踏上這條特殊的旅遊路徑。然而,這種現象卻引發了不少香港本地居民的不滿,甚至在網路上掀起了一陣批評風波。筆者在此將從行為學和中國文化的角度,探討為何這種旅遊方式在香港會變成一個問題。

首先,讓我們從行為學的角度來看。這種「中國式遊香港」的行為其實反映出一種群體心理和行為模仿的特徵。當一個人發現某種行為能夠帶來顯著的利益或樂趣時,他們自然傾向於模仿這種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當中國遊客發現在香港可以以極低成本或免費方式體驗旅遊,他們就會大量仿效,形成一種集體行為。這種行為的擴散和影響力使得一些本地資源和設施面臨被過度利用的風險,進而對當地社會和環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其次,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這種旅遊方式在中國文化中或許並不罕見。中國有一句古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意思是即使再有才幹的婦女,也難以在沒有米的情況下做飯。這句話反映了中國文化中對於節儉和利用資源的重視。因此,在中國文化中,追求以極低成本或免費方式遊玩並不被視為有問題的行為。相反,這種行為被視為是節儉和智慧的體現。然而,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這種旅遊方式卻可能造成不同的影響。

這種現象在香港會被視為有問題的旅遊方式,主要是因為它與當地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價值觀不太相符。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注重個人尊重和社會秩序。過度追求以極低成本或免費方式遊玩可能導致對當地資源的不當使用,甚至損害當地的公共秩序和市民的生活品質。因此,以這種方式遊玩可能會在香港引起爭議和批評。

總的來說,「中國式遊玩香港」這種旅遊方式既反映了一種群體行為模仿的特徵,又與中國文化中的節儉觀念有關。然而,這種方式在香港卻可能對當地社會和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在其他國家使用這種旅遊方式並不會覺得有問題的原因所在。因此,對於中國遊客來說,了解和尊重當地的社會文化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合適的旅遊方式更能促進跨文化的溝通和融合。希望這種現象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思考,促使更多的中國遊客在旅遊中尊重和保護當地的社會環境和文化。

作者》小蟻人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