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署長程家平今天(9日)攜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透過福衛7號和獵風者衛星收集的數據,應用在太空天氣和海氣象測報作業。程家平表示,獵風者觀測到的海上風速,可有效提升颱風及豪大雨的預報精度;吳宗信則對台灣與美國擁有全球唯二、可做太空天氣預報的能力充滿期待!
氣象署與國家太空中心自10多年前的福衛3號計畫就展開合作,將大氣垂直分布的溫度及濕度提供給國內外研究單位參考應用;福衛7號升空後,不僅氣象預報準確度提升6-10%,72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也減少5%。
氣象署長程家平9日在與太空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典禮上致詞。(吳琍君 攝)
隨著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去年10月升空,氣象署長程家平也在9日攜手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簽署氣象及太空監測資料專業技術合作備忘錄,希望補足過去在熱帶洋面上欠缺的風速觀測資料,提升颱風和劇烈天氣的預報精度。程家平說:『(原音)獵風者特別的是,它對於風的量測,可以量測到比較大的狀況,特別是在颱風的時候,所以這個是一般的觀測儀器或是一般的衛星觀測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所以非常非常能夠有效地來補足我們在熱帶大氣海洋面非常缺乏的觀測資料,當然也因為這樣,所以它可以對我們的預報非常地有效,特別是對於颱風或者是台灣的豪大雨,在特殊事件的預報上面,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9日在與氣象署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典禮上致詞。 (吳琍君 攝)
除了提升氣象預報精度,吳宗信也對台灣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擁有全球唯二可做出太空天氣預報的能力充滿期待。吳宗信說:『(原音)所以獵風者下個月就可以開始提供這個海面的風速,我想對整個台灣的氣象研究,甚至國際上的氣象,都是貢獻非常多的;然後再過來,我想一個很重要的亮點就是這個太空天氣,也就是台灣我想應該跟美國是全世界唯二可以做regular operation的太空天氣預報,這對台灣低軌道星鏈的通訊品質、還有衛星的安全、定位,影響不容小覷,所以這個太空天氣的預報變成非常重要!』
獵風者模擬圖。(太空中心提供)
目前福衛7號每天產製近5,500筆大氣資料和4,000筆電離層資料,累計自福衛3號迄今,氣象署已協助太空中心處理近3千萬筆觀測資料。至於獵風者也已完成第一階段的資料校正,預計6月即可應用在氣象預報與太空天氣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