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日韓峰會各說各話 FTA談判恐難有突破性進展

  • 時間:2024-05-28 15:3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程寬厚
中日韓峰會各說各話 FTA談判恐難有突破性進展
左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南韓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圖為三方峰會後聯合記者會。(AFP)

睽違4年半的中日韓峰會27日在南韓首爾舉行,儘管會後發布了聯合聲明,但學者觀察到,這次峰會似乎只著重經貿議題,對於台海、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敏感問題,三方不是避而不談,就是各說各話,即使三方在共同推進中日韓FTA談判達成共識,學者也依舊不看好,認為未來的相關談判恐怕難有突破性進展。

睽違4年半 中日韓峰會達成六大領域合作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韓國總統尹錫悅,以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7日在南韓首爾舉行睽違4年半以來的首場三邊峰會,會後除了舉行共同記者會外,也發表共同聲明,強調未來會在氣候變遷等六大領域合作,而為維持區域穩定繁榮,三國也在會中同意強化與東協(ASEAN)國家合作的重要性,並認同北韓非核化與朝鮮半島穩定符合中日韓三國的共同利益。

中日韓峰會登場 美國領隊日韓跟進與中國修補關係

由於全球正值美中對抗之際,日、韓明顯站隊美國,因此中日韓峰會此時登場,就格外引人關注。儘管有分析指出,日韓兩國主要想在中美兩強中平衡避險,但國家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龔祥生卻認為,日韓完全是因拜習會的關係,才跟進美國,希望能藉此次峰會和中國修補關係。

他說:『這代表說,從去年的拜習會之後,也就是美中這兩個集團的首領,直接帶頭開始恢復這個接觸的管道,那日韓這些美國的傳統盟友也就隨之跟進,所以今年以來,應該說拜習會以後,在日本也好、韓國也好,都紛紛願意修補跟中國之間的關係,那也就促成了這一次這個中日韓峰會的產生。』

中日韓敏感政治議題各說各話 北韓非核化成唯一共識

儘管日、韓想和中方修補關係,但外界仍不看好這次峰會,因為從國際現實的角度,甚至從對談過程和結論中即可看出,三方對於台海或是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的敏感問題,不是避而不談,就是各說各話,而唯一有共識的就剩下北韓非核化的議題。

龔祥生說:『那外界不看好類似這樣的還有美中之間的對抗,在日韓之間也不可能就因為跟中國的恢復接觸,就走到親中的這一方,所以在這個安全議題上面,的確這次所有議題,不管是台海的,還是烏克蘭問题,都還是各說各話,那唯一一個有共同跟安全有關的共識,就是希望促成朝鮮無核化,只有這一點是跟安全相關的。』

中日韓各有所需 寄望經貿合作拉抬自身經濟

雖然三方在國際政治安全議題上,各有主張,甚至可能亳無交集,但龔祥生認為,這次峰會至少是一個破冰的開始,尤其在中日韓經濟都面臨嚴峻挑戰之際,三方經貿的合作就成了另類救生筏。畢竟中國目前是日韓兩國的最大貿易夥伴,至於對中國而言,日韓則分別是第二及第三大貿易夥伴,如果能把握機會加強與日韓的關係,或許還能敦促日韓,不要跟進美國進一步對中國進行科技出口的管制。

三方同意推進FTA談判 學者估難有突破性發展

然而,事實上真有這麼簡單嗎?龔祥生就以在這次峰會中,針對共同推進中日韓FTA談判達成共識為例,強調未來三方的談判恐怕將會困難重重,難有突破性的發展。

他說:『這個方面我覺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為兩兩之間可能會比較好談一些交換,可是三方之間的一個準區域性的FTA談判,涉及到的議題就會更加的複雜,因為國與國之間去透過他們自己的優勢產業,或是國內的產業互相之間,跟政府之間的關係,去進行談判交換籌碼方面,是比較方便的,可是如果你只要多一方的行為者出現,在國際經貿方面,我覺得這個就會有很大的變數。』

不僅三方談判難度高,就算是兩方談判也不見得輕鬆,像在規則方面,包括日本在內的各方要求減少產業補貼以及對國有企業的特殊待遇,剛好就和中國目前包括對電動車在内的「新三樣」的補貼政策產生矛盾。龔祥生進一步分析,如果再加上中美貿易戰還沒有結束,包括科技圍堵或全球產業鏈的重組等相關的變數,中日韓三方FTA重新談判的進展恐怕很難樂觀。

不脫中美鬥而不破態勢 中日韓峰會難有重大突破

整體而言,由於這次中日韓峰會的結論内容,著重經貿合作,也未觸及敏感政治議題,因此龔祥生認為,應該不脫目前整個中美競爭鬥而不破,卻又保持接觸的態勢, 但也因此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突破,這完全符合了目前的整個國際局勢。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