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美股百年後重返T+1結算 華爾街憂跨境應變能力與交易失敗風險恐升高

  • 時間:2024-05-29 11:46
  • 新聞引據:、彭博社
  • 撰稿編輯:陳文蔚
美股百年後重返T+1結算 華爾街憂跨境應變能力與交易失敗風險恐升高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從28日開始實施T+1的結算制度,令華爾街憂心國際跨境應變能力是否能夠跟上,以及準備不足機構恐增加交易失敗風險。圖為美國股市。(AFP)

美國股市將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後於美東時間28日邁向「T+1」結算制度,也就是股票結算周期從過去T+2天恢復到百年前採用的T+1天,這項新制雖然目的是要降低金融體系風險,但實施初期卻令華爾街人士有些擔憂,包括國際投資者可能難以按時取得美元以及大家修正錯誤時間變少,都將是潛在交易風險。

《彭博社》報導,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新規定,從28日起在紐約交易的股票結算周期將變成一天(T+1),上次這麼做是在一百年前。這項改變將使交易結算周期所需的時間減半,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司法管轄區28日已先調整。

雖然主管機關希望一切交易可以順利進行,但SEC上周已經表示,短期內市場可能會看到結算失敗的狀況增加,也會對一小部分投資人構成風險,金融業相關組織已經發起「T+1指揮中心」作為發掘問題和協調等相關行動。

非首次經歷轉變但卻是最有挑戰的一次

各個領域的公司已準備了幾個月,重新安置員工、調整班次和全面檢討工作流程,許多公司表示,他們對自己的準備工作充滿信心。但其他交易對手和中介機構是否也如此有序安排,則引發擔憂。

Sifma 董事總經理兼技術、營運和業務連續性主管 Tom Price 表示:「行業內存在許多依賴性,個別公司之間可能存在一些困難。」但他也同時透露「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公司正在增加人員,確保人們過渡期間不在海灘上,而是在辦公室裡。」

報導指出,這並不是華爾街第一次經歷這樣的轉變,但業界專業人士表示,這將是最具挑戰性的一次。最早的T+1時代是在1920年代,當時被稱為「咆哮的20年代」,部分原因是令人驚嘆的股市表現,而當時因為手動交易無法跟上激增的交易量,因而將結算時間改為五天(T+5)。

到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崩盤後,結算時間改為減少到三天(T+3),直到2017年減少為兩天(T+2),目的在更好的反應投資市場。

資金部位轉換力和多項交易重疊增添變數

由於當前市場的規模、跨境投資的複雜性以及各地區的法律差異,將結算時間縮短至一天(T+1)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報導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外匯交易傳統上在兩天內結算,這代表若要投資美國市場的國際投資人必須更快的獲得美元部位,因為儘管名義上是一天的時間,但實際上許多人可能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這項工作。

花旗集團證券服務部門執行服務主管韋恩(Michael Wynn)表示:「在外匯交易日結束時以及之後不久(美東時間下午3點至7點),流動性要求可能會進行調整。」他認為,隨著逐漸進入正常流程,中長期來看,流動性將會改善。

此外,T+1制度還面臨兩大重要且直接的挑戰,也就是週五開始的 T+2 交易與週二的 T+1 交易同時到期。然後,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指數調整將在本週末適用,屆時全球追蹤其指標的基金將同時重新調整持股。

紐約梅隆銀行 T+1 項目總監艾可諾米迪斯(Christos Ekonomidis)表示:「我們已經準備好迎接這些預期波動。我們知道像這樣的過渡期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需要擁有合適的資源來快速解決這些問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