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俄國假訊息作戰欲擾亂歐洲議會選舉 歐洲缺乏統一應對戰術

  • 時間:2024-06-03 21:15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DW
  • 撰稿編輯:張雅涵
俄國假訊息作戰欲擾亂歐洲議會選舉 歐洲缺乏統一應對戰術
歐洲議會選舉即將於6月6日至9日期間舉行,專家指出俄羅斯正大舉發動假訊息作戰以試圖干預。(Unsplash)

俄羅斯針對歐洲的假訊息攻勢近來愈發猛烈,尤其是在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臨近前,歐洲多國政府都苦於反擊假訊息,專家分析指出,歐盟內部需要更協調一致的行動應對這項挑戰。

假訊息攻勢排山倒海 歐洲苦於應對

歐洲各國表示,在6月6日至9日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前,俄羅斯大舉發動假訊息作戰,他們表示,這是莫斯科和親俄行為者試圖干預歐洲的影響力運動的一部分,目的在抹黑歐洲各國政府,以及破壞歐盟的穩定與團結。專家表示,儘管歐洲對於假訊息的警覺性以及應對措施有所升高,但整體協調能力仍不足。

路透社報導,歐盟打擊假訊息的「戰略溝通工作小組」(StratCom Task Froce)5月揭穿在社群平台上流傳的一個俄語影片,這個影片稱歐盟成員國波蘭的人民為了逃離該國的獨裁統治,前往莫斯科的親密盟友白俄羅斯尋求庇護。

該小組表示,這個編造的故事兜售的是俄羅斯官方的說法,稱華沙具有侵略性的軍國主義意圖,以及波蘭乃至整個歐盟的民主制度已失敗。歐盟官員表示,這個影片符合一種模式,也就是與俄羅斯相關的網站從俄國官媒或支持俄羅斯的社群媒體帳號取得內容,再重新包裝,透過新管道向目標的歐盟受眾傳播。

從深偽到分身

其他常見的俄羅斯假資訊作戰策略包括借助人工智慧的「深度偽造」(deepfake),把現有的影像加以「換臉」或換掉聲音,創造出假可亂真的影像,導致假訊息與宣傳的傳播更加迅速。

另一個做法則是用假網站來混淆視聽,這又被稱為「分身靈行動」(Doppelganger operation),藉由創造與知名媒體和各國政府機關網站外觀看起來極度相似的假網站,來傳播假訊息與宣傳。

這些都是俄羅斯假資訊作戰的一部分,路透社報導指出,普遍認為,歐洲各國苦於應對席捲而來的假訊息攻勢。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巴霍(Jean-Noel Barrot)向法蘭西西部報(Ouest France)表示,法國正受到俄羅斯虛假訊息的攻擊,「法國沒有一個星期能免於遭協調一致、蓄意操縱的活動針對」,這些活動的目的是「擾亂公眾辯論,並干預歐洲的選舉活動。」

以假訊息影響選民對民主信心

事實上,俄羅斯被廣泛指責在過去十年中針對美國、歐洲和英國的選舉發動假資訊戰。

美國2023年情報評估發現,莫斯科正在利用間諜、社群媒體和俄羅斯國有媒體來削弱各國民眾對他們國家選舉公正性的信心。

歐洲各國政府已警告,選舉前虛假資訊激增。

社群媒體帳戶分析公司Graphika的情報長(CIO)史塔布斯(Jack Stubbs)表示:「由俄羅斯、中國其他行動者,其中包括歐洲國內團體發起的影響力行動,有可能在線上擾亂關於歐盟選舉的對話。」

反擊假訊息作戰 歐洲缺乏協調

歐盟的「戰略溝通工作小組」處於打擊虛假信息努力的最前線。但歐盟官員表示,這個單位在面對不斷襲擊而來的假訊息戰時資源不足。這個團隊僅有40名員工,每年預算僅1,500萬歐元(1,630萬美元)。

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史丹諾(Peter Stano)表示:「我們不能僅從布魯塞爾發動攻勢。」他補充說,此類回擊假訊息的行動必須也從成員國內部進行。

路透社報導指出,大多數歐盟國家確實展開了自家的打擊假訊息努力,但專家表示,各國投入的資源有所落差,且缺乏整體協調。

這使得主流政黨尤其容易受假訊息宣傳之害,這些假訊息宣傳會加劇選民的不滿情緒,使他們轉向支持法國與德國等國的民族主義政黨。

打擊假訊息 歐洲內部有落差

專家指出,歐洲各地針對打擊假訊息的努力程度有所落差。

波蘭政府應對國際假訊息專員赫隆(Tomasz Chlon)告訴路透社,封鎖這些假訊息網站就像在擠壓一顆氣球,它們最後還是會在其它地方出現。

法國政府設有監控外國數位干擾情況的監督機構Viginum,這個不斷茁壯的單位近來的重點任務即是負責監控與俄羅斯有關的社群媒體帳號,並揭露影響力活動。

在西班牙則是有一個專門的行動小組,使用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設計的硬體來協調該國的應對措施。

義大利在野黨正在推動一項立法,以設立一個專門負責識別假資訊行為的部門。

不過,在被控偏袒俄羅斯的斯洛伐克政府,據報該國已基本上摧毀了一個負責監管假訊息的部門,當局稱這個部門的員工充滿「激進人士」,負責確保「只有一個正確的意見」。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數位鑑識實驗室研究員夏特萊(Valentin Chatelet)評論表示:「(歐洲)整體反應非常分散。」

人工智慧浪潮更為反擊假訊息增添挑戰。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史丹諾說:「在過去,網路酸民和機器人的背後通常是一個人。但現在在人工智慧之下,一切都成倍增加。」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