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郭智輝:2028年AI實際用電需求才明朗

  • 時間:2024-06-15 19:29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張緒華
郭智輝:2028年AI實際用電需求才明朗
經濟部長郭智輝 (資料照/中央社)

人工智慧(AI)商機大爆發,外界關注台灣電力是否足夠因應。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15日)表示,不會放掉要在台灣投資的人,「電力需求我一定要滿足」,但中長期AI實際用電需求,可能得至2028年才會明朗。

郭智輝接受民視「新聞觀測站」專訪,節目於今天播出。談到台灣用電是否足以因應AI發展需求,他表示,現在處在尷尬時期,因為台灣業者常常一窩蜂,設立銀行、大學都是如此,一開始一大堆,後來發現沒有那麼大的需求,「我也在懷疑,設計數據中心也好、超級電腦也好,會不會這樣?」

郭智輝指出,真正到2028年,才能確定未來20年的發展是怎樣,而2024至2028年間,要看出AI的成長模式,他比較沒把握。

但郭智輝強調,2024年至2028年間,不能放掉要在台灣投資的人,經濟部一定要滿足企業電力需求,而且會留意電價競爭力,只要台灣的電價比主要競爭對手日韓星港便宜,就有競爭力。

至於地緣政治風險是否影響外商來台投資意願,郭智輝回應,很多廠商願意來台投資,是因為台灣取得原料、材料的機會是最高的,使得運作成本較低。郭智輝認為,會說台灣地緣政治風險高的人,大多是比較後進入台灣市場者才會這樣講,理智的人多選擇來台投資。

不過,郭智輝也說明,台灣確實面臨AI人才不足問題,因此對於國外大型公司來台,會建議這些廠商有5成人才要自己帶進來,否則100%用台灣人才,會影響本土業者。

對於社會大眾最關切的用電、電價問題,他表示,儘管台電調漲電價,公司仍是虧損,因為原料大多靠進口,導致變數眾多。郭智輝認為,電價議題有兩大原則,一是將本求利,畢竟台電現在還是虧錢;二是國人可以承受多少價格,希望大家在舒適生活的同時,能夠節省用電。

電價「不是愈便宜愈好」,郭智輝直言,當電價太便宜,大家容易浪費電,家裡空間30坪,約2台冷氣就夠,但因為有3個房間、1個廚房,最後裝了4台冷氣,這其實不必要。

對於民眾質疑台灣缺電才會導致跳電事故頻傳,郭智輝解釋,發電廠發電後,會透過高壓輸送到地區電站,再配送到家戶,跳電事故不是因為源頭缺電,而是配電部分有問題。

郭智輝說明,配電環節容易因電線老舊跟住戶增加受影響,假如原本4層樓的公寓,後來蓋成20樓大樓,或是電線經過30、40年的風吹雨打老化,過程又有鳥獸啃咬、破損,上述情況都容易導致跳電事故。

郭智輝表示,他理解老百姓遭遇跳電時,一定直覺認為缺電,「我的個性不喜歡講太多理由,趕快修好就對了」,經濟部已經給台電一筆錢,針對人口增加、社區老舊、居住人口快速成長等區域點檢維修。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