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南海爭端升溫 中國測試菲美共同防禦底線

  • 時間:2024-06-27 11:22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德國之聲、Newsweek
  • 撰稿編輯:鄭景懋
南海爭端升溫 中國測試菲美共同防禦底線
中國海警2024年6月17日在南海仁愛暗沙,衝撞並登上菲律賓海軍船隻,奪走槍械、破壞裝備。(TG)

菲律賓海軍船隻與中國海警船上週在南海發生衝突,導致多名菲律賓海軍人員受傷,分析認為,中國正透過在南海不斷的挑釁行為,持續測試美國與菲律賓集體防禦的底線。

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爭議島礁的衝突持續不斷,雙方在6月17日發生的最新衝突,導致多名菲律賓海軍人員受傷,也讓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的爭端再度升溫。

中國阻擋菲國補給船 菲海軍人員斷指

法新社報導,2艘菲律賓海軍船隻在17日前往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執行補給任務時,遭到中國海警局超過8艘船隻的衝撞,甚至登船奪走槍枝、導航設備和補給品。數名菲國海軍人員因此受傷,其中1人失去右手拇指。

在菲律賓軍方公布的衝突影片中,可看到1名中國海警站在一艘船的甲板上揮舞著斧頭。另一段影片顯示中國海警用棍棒猛力重擊菲律賓充氣船,還有人用刀戳刺充氣船。

針對這起事件,菲律賓批評中國的行徑如同「海盜」,中方則宣稱他們採取了攔截和登船檢查等「必要措施」,以「專業、克制」的方式維護國家主權。

南海挑釁不斷 中國測試菲美聯盟

北京多年來宣稱擁有幾乎整個南海水域的主權,並拒絕國際仲裁法院的判決結果。菲律賓則透過將一艘二戰時期的船艦擱淺在仁愛暗沙,並派遣軍隊駐守當地,藉此宣示主權。

6月17日的事件,是雙方近期不斷升級的衝突中,最新且最嚴重的一起。北京在過去1年多來對這處爭議島礁採取日益強硬的態度,菲律賓船隻多次因為被衝撞而受損,船員也被中國海警船發射的水砲打傷。

菲律賓地緣政治分析師、德拉薩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講師吉爾(Don McLain Gill)告訴德國之聲:「中國正日益有興趣將菲美聯盟推向極限。」

菲不援引防禦條約 稱中國未構成武裝攻擊

菲律賓與美國1951年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約定如果任何一方的本土,或其管轄下的太平洋島嶼領土,或在太平洋的武裝部隊、政府船隻或飛機遭到武裝襲擊,另一方有義務提供援助。

在最近的衝突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與菲律賓外交部長的通話中,再次強調華盛頓根據這項條約,對其盟友的「堅定承諾」。

不過,菲律賓在這起最新事件發生後,已經表明這起事件不構成武裝攻擊,因此不會援引防禦條約。

中國持續挑戰條約極限 小馬可仕畫紅線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曾在5月暗示援引共同防禦條約可能的「紅線」,當時他強調,如果「故意行為」導致菲律賓公民死亡,將非常接近戰爭行為,菲律賓肯定會採取行動,並表示,馬尼拉將與合作夥伴透過「聯合行動」應對這種情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許瑞麟(Collin Koh)告訴「新聞周刊」(Newsweek),當第一次水砲攻擊導致1名菲律賓人員受傷而沒有援引條約時,就已立下了一個先例。

許瑞麟說:「我相信北京意識到繼續做同樣的事情不會受到懲罰」,「因此,我們可以預見類似的情況會反覆出現,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或至少更嚴重的受傷,如果馬尼拉和華盛頓不重新審視支持共同防禦條約的前提和假設的話。」

訴諸外交手段 菲律賓盼與中國重返談判

避免加劇與中國之間的摩擦,菲律賓目前試圖透過外交手段,努力讓中國重返談判桌,來化解雙方在南海的分歧。

菲律賓外交部馬納羅(Enrique Manalo)日前表示,菲中近期已經舉行一場工作小組會議,為7月可能進行的雙邊磋商機制會議做準備。

但馬納羅也強調:「不論我們達成何種建立信任的措施,都不會以犧牲我們提升在西菲律賓海(West Philippine Sea, WPS,也就是南海)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作為代價。」

專家:菲律賓須記取教訓 應加強威懾戰略

不過,專家認為,面對中國在南海的咄咄進逼,馬尼拉可能需要從這起事件記取教訓。

吉爾認為,菲律賓應該採取「更有效的實體威懾戰略」,例如裝備菲律賓船員非致命性武器和訓練。吉爾表示,「這是為北京增加代價的方式之一」,並補充說,這可能會讓中國海事人員在意識到從中得不到任何好處後,緩和他們的行動。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