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學者:中美經貿鬥而不破 摩擦是常態

  • 時間:2017-08-15 13:29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楊明娟
學者:中美經貿鬥而不破 摩擦是常態
美國總統川普準備對中國大陸違反智慧財產權等行為展開貿易調查,凸顯美中貿易的極度不平衡。(網路圖片)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指示研議對中國大陸展開貿易調查,中國大陸學者認為,雙方經貿小摩擦將持續不斷,但會維持「鬥而不破」格局。不過仍要在每個小問題上做好控制,否則情況會很複雜。
川普美東時間14日在未提「1974 年貿易法」301條款的情況下簽署備忘錄,指示貿易代表署(USTR)對中國展開行動。依照備忘錄,川普指示USTR,審視中國強迫美國企業轉移技術及竊取智慧財產權的政策與作為。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院長黃建忠表示,中美雙方經貿問題不少,川普選擇從智慧財產權「破題」,這方面中國的確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要反制也很難。美國站在道德制高點,中國相對被動。
然而黃建忠觀察,中國商務部今天(15日)的回應還是挺友好的,還是有妥協的一面,並沒有想撕破臉。這顯示,中國不願意全面打貿易戰,未來中美經貿還是會在「鬥而不破」格局下發展,大的貿易戰誰都打不起。
黃建忠說,美國可能因為中國相對友好的態度而開始叫價。畢竟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今年上半年再創新高,真的太明顯,讓美國難以對內交代。
他表示,中美雙方經貿上確實問題挺多,包括貿易投資、產業政策、智慧財產權等。若現在能把智慧財產權問題控制好,後面的問題會延期到來,但一個問題控制不好,很多問題會同時冒出來,情況就很複雜。
浙江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國柱表示,中美目前還沒到貿易戰的程度,最多就是一個序曲。美國啟動調查目的就是向中國大陸施壓,在外貿上要求中國讓步更多,但雙方對話機制很多,可能在調查中達成妥協。
他指出,中美雙方未來在經濟上會存在「摩擦常態」,包括在智慧財產權、匯率、對外經貿這三方面。雖不至於鬧到不可開交而爆發全面貿易戰,但要提防美方對單一行業出現「過激表現」。
至於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問題,劉國柱說,短期內難以改變,因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很多,特別是高階技術的精密機床、高速電腦等,因此就算美國牛肉、稻米可進口到中國,但平衡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作用有限。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