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林揆:抗天災 加強推「設施農業」

  • 時間:2017-08-29 14:4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林揆:抗天災 加強推「設施農業」
林全探視西螺鎮黃浚宏農民災損設施復建現況。(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長林全今天(29日)南下雲林視察農民災損時表示,為了抵抗天災,發展「設施農業」相當重要,目前農委會已推動「設施農業5年計畫」,不但可降低天災帶來的災損,抑制菜價波動,保障農民的收入,還可避免農地農藥的汙染,進一步發展有機農業。
行政院長林全29日上午前往雲林縣探視西螺鎮農民黃浚宏災損設施復建現況。他表示,農業耕作最大的挑戰是天候因素,台灣農地面積較小,發展「設施農業」相當重要。設施農業除了可以避免農地農藥的污染,進一步發展有機農業外,也可降低天然災害的災損,平衡因天災所造成的菜價波動,維持農民收入穩定,對社會大眾有益,因此推廣設施農業有其必要。他說:『(原音)我們希望能做到天助自助,也就是用設施農業來克服天然災害,雖然不能百分之百,但能大致上減少。』
林全指出,目前農委會推動「設施農業5年計畫」,以每年輔導400公頃強固型溫室設施,5年達2千公頃的新設農業設施為目標,這部分可再研議改善缺料或缺工等問題,讓相關能量加大,以提高農業價值,保障農民生活。除了維持農業設施的堅固性外,農業設施執照的流程也要快速便民化,這是行政院的政策,政府有義務落實執行。
此外,林全表示,台灣若要縮小城鄉差距、發展新產業、發揮在地經濟,政府就必須改善農業作業環境,提升青年返鄉務農的意願,讓青年認為農業是有發展前途的產業。農委會已訂出專業青農年收入新台幣120萬元以上,3年之後達到180萬元的目標,希望吸引更多青年投入農業,成為專業農民,帶動台灣農業的發展。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