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經濟難題 英學者:一帶一路非解答

  • 時間:2017-10-15 11:59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吳寧康
中國經濟難題 英學者:一帶一路非解答
劍橋大學新興強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坤景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分析,中國面臨的經濟難題,短期內無法藉由「一帶一路」政策解決,因此中國在未來5年架構下會提出怎樣的經濟方案,相當值得觀察。
(圖:中央社)
中共19大將舉行,會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繼續面對經濟難題。英國劍橋大學學者林坤景指出,雖然「一帶一路」爭取了一些時間,但並非短期內解答。
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18日登場,將進行5年一次的權力改組。習近平在第一個5年任期鞏固執政基礎,提拔愛將、清除異己;第二個5年,預料將更著重於經濟問題,尤其是金融危機。
劍橋大學新興強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坤景表示,中國面臨的主要難題一直以來都相同,就是需要從經濟發展模式、金融市場等方面進行結構性改革,但這些問題過去10年基本上無解。
他表示,重點在於,習近平在19大之後將營造出怎樣的政治環境,讓部分問題得以處理。
林坤景表示,觀察中國自1970年代起成功的經濟模式有兩個重要面向。首先是最高領導層通常會達成某種平衡。他舉例,1980年代有鄧小平與陳雲,讓主張改革開放的一派與較保守的經濟學家,藉由一來一往拉鋸相抗衡。
他表示,有些人會說,這種模式現在已經不可行,因為中國面對的經濟問題太過龐大,需要不同的解決方式,也因此有人主張極權非常重要。
林坤景表示,在1997年,有江澤民與朱鎔基聯手頂住國內壓力,把中國帶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問題在於習近平有沒有類似的議程,能帶領中國往前邁進,替中國的經濟成長打下新基礎。
林坤景指出,許多學者對此都抱持懷疑,因為目前看來,習近平的優先工作仍是純化共產黨。習近平雖然不像毛澤東一樣倡導改革,但他關切重塑共產黨。習近平打貪反腐為了救黨,且打貪還沒有結束,然而這卻影響到第二個面向。
他表示,中國改革成功,地方官員是強大動力,政策需要靠他們利用各種靈活的金融手段去實現,然而,地方官在過去5年相當沈寂。根據觀察,中國的官員現在非常保守,害怕去做事,怕被視為貪腐。
林坤景認為,如果中國的政治氣候仍舊維持高度政治性、中央集權,許多經濟問題將無法得到解決。
此外,習近平近年極力對外宣傳他的招牌對外政策「一帶一路」,今年更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宣布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並提供3800億元專案貸款。
林坤景表示,「一帶一路」刺激許多中國企業走出去競爭。然而,藉由「一帶一路」解決中國經濟問題需要很長久的時間,「一帶一路」短期內不可能發揮重大影響,因此,習近平在未來5年架構下會提出怎樣的經濟方案,相當值得觀察。
有關19大後的中美關係,林坤景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美國與中國關係堪稱良好,對話管道繼續保持暢通,雙方也有一些建設性合作。
川普在11月將展開上任後首次亞洲行,訪問日本、南韓、中國大陸、越南和菲律賓。他表示,中美屆時預料將聚焦北韓的核子武器威脅及雙邊經濟合作等,應該不會有爆炸性議題。
他表示,在全球情勢不穩,以及中美都在經歷經濟復甦的當下,「美國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美國」。
林坤景指出,歐亞經濟聯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在10月1日和中國達成經貿合作,將結合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近年來積極推動的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中俄強強聯手,以及歐盟、英國都越來越積極與中國加強經貿關係,都會是川普的考量因素。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