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時空膠囊深藏巴黎地下 二戰碉堡如睡美人

  • 時間:2018-02-03 15:41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楊昭彥
在繁忙的巴黎市鐵路東站地底下,歷史學家帶領法新社記者,造訪塵封80年的碉堡,為這有如「睡美人」一樣的古老建築,揭開神秘面紗。
法新社報導,這個地下室建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前幾年,一開始用作放置行李的庫房。大戰爆發之後,這些空間改變了使用的方式。
在一個一個相連房間裡,零星的擺設除了有點灰塵以外,原封不動地保存了下來。
法國鐵道歷史學家藍明(Clive Lamming)表示,這個地下空間1939年之後改造為「空襲時的避難所」,以便工作人員繼續看守向東駛往德國的火車。
藍明帶著法新社記者通過水泥建造的氣密室、厚重的大門,進到掩體裡面。他說:「當時擔心的是毒氣。」
他說:「我們記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很需要一座完好密閉空間。」
3公尺厚的水泥天花板之下,這個120平方公尺避難所內有許多小房間,能夠容納大約70人。
不過這個地下掩體始終沒有派上用場,二次大戰期間巴黎大多免於空襲,也幾乎沒有毒氣攻擊的危險。
1940年法國戰敗、遭到納粹占領之後,德軍徵用了這個地下掩體,遺跡一直保留至今,包括德文Notausgang(緊急出口)標示。
時至今日,每天數千名旅客走過這位在巴黎市中心的繁忙車站,大概很少有人察覺他們腳下的這座時空膠囊。掀開火車月台上毫不引人注意的地板門,就能看到一道樓梯通向地下碉堡。除非特定場合,這個門平常不對外打開。
藍明說:「它80年來就像『睡美人』,1939年迄今狀況保持如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