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春運啟用人像比對眼鏡 人權團體憂心

  • 時間:2018-02-07 22:22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黃啟霖
中國春運啟用人像比對眼鏡 人權團體憂心
中國大陸警方春運期間啟用人像比對警務眼鏡,可在人潮擁擠火車站裡鎖定嫌犯,已藉此逮捕7名涉嫌人口販運或肇事逃逸嫌犯。這項臉部辨識技術的最新應用,引發人權團體疑慮。(網路圖片)
中國大陸警方春運期間啟用人像比對警務眼鏡,可在人潮擁擠火車站裡鎖定嫌犯,已藉此逮捕7名涉嫌人口販運或肇事逃逸嫌犯。這項臉部辨識技術的最新應用,引發人權團體疑慮。
法新社報導,在讓人聯想起反烏托邦科幻電視影集「黑鏡」(Black Mirror)的場景裡,中部城市鄭州警方置身擁擠的春節返鄉旅客間,在鄭州東站入口處,戴著數位墨鏡。
這些墨鏡裝有小型相機,連接到類似智慧型手機的裝置,讓警察可以拍下嫌疑人照片,再送回總部資料庫比對。
這個應用程式可以查出嫌犯姓名、種族、性別、地址等重要資訊。
警察還能查出嫌疑人是否在逃、投宿旅館的地址,還有他們的網路使用資訊。
中國大陸國營的「人民日報」報導,這項科技應用至今,警方已逮捕7名嫌犯,還有另外26名持假證件的民眾。
這套系統是中國運用各種生物識別資料,包括照片、虹膜掃描和指紋等,致力打造數位監控系統的一環,目的是密切監控全國人民的動態。
專家指出,由於相對寬鬆的隱私法律和大陸民眾習於被蒐集照片、指紋和其他個人資訊,中國對臉部掃描的運用讓西方國家望塵莫及。
科技急速發展也引發臉部辨識技術的商業應用需求。健身房、餐廳,甚至公共廁所都搭上人臉辨識熱潮。
銀行開始在提款機應用臉部辨識取代金融卡,觀光休閒產業也嗅到商機。中國南方航空今年開始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取代登機證。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