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養護機構屢傳大火奪命 專家:減災觀念落後

  • 時間:2018-08-13 19:48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李自立
養護機構屢傳大火奪命 專家:減災觀念落後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病房7日剛完成自衛消防編組演練,盼強化全體人員應變能力,13日也再次加強檢視全院消防設施,盼防範於未然。(高醫提供)
(圖:中央社)
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發生火警,容易造成重大傷亡。專家今天(13日)表示,台灣防災觀念應檢討,尤其長照機構,應有不同方向的逃生動線設計,如連續陽台、避難室有助減少傷亡。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護理之家今天凌晨發生火警,造成9人死亡,多人受傷。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從2012年開始發生數件護理之家、長照機構的火災事件,也有做相關檢討,包含最常發生火災的時間都在凌晨0時到早上8時的大夜班時間。
老人福利聯盟長照機構空間輔導委員、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林嘉慧表示,台灣一直以來的問題是消防法令和建築法令沒有整合、配套,都是配合樓地板面積做最基本的配置,一旦防火規劃符合設置標準,就不會延伸再做防火避難空間。
林嘉慧表示,若嚴格看待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的逃生動線規劃,應考量在同一平面規劃另外的逃生動線或避難室。如病房的設計應提供連續的外圈陽台,且陽台應至少有2公尺4的寬度,足夠放置病床。
林嘉慧說,當火災發生,往外移置時健康老人可以直接疏散避難;障礙老人必須有人幫忙移動到就近的避難空間,臥床老人必須就地移到連續陽台,但現行的長照機構少見外圈陽台的設計。
林嘉慧說,避難室是類似密室概念,可短暫提供安全的移置空間,此概念在日本都有相關規定,在台灣卻是連避難室的觀念都沒有。
林嘉慧也說,也許是台灣寸土寸金,不管是要做連續外圈陽台或平面避難室,都會增加成本,當設計已符合法規,業主未必會認可要多花錢做防災設備,建築師也未必有相關概念;她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相關法規,讓防災建築概念可以更容易推動。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