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積水過後清家園 小心傳染病奪命

  • 時間:2018-08-25 16:04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張緒華
積水過後清家園 小心傳染病奪命
近日因熱帶性低氣壓挾帶豪雨襲台,全台許多地區傳淹水災情,疾管署25日提醒淹水地區民眾務必留意飲食衛生,災後清理家園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並落實「清除、清潔、消毒」防疫3步驟,避免感染傳染病。(衛福部疾管署提供)
(圖:中央社)
中南部遭豪雨侵襲,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25日)提醒,民眾清理雨後家園應穿雨鞋、戴手套、口罩,以免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其中,鉤端螺旋體病曾在莫拉克風災後造成百餘人感染,若重症致死率1成。
近日因熱帶性低氣壓挾帶豪雨襲台,全台許多地區傳出災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下午說,淹水地區民眾務必留意飲食衛生,災後清理家園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並落實「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避免感染傳染病。災後常見的傳染病包含登革熱、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及破傷風、腸胃炎等。
羅一鈞表示,大雨過後,感染鉤端螺旋體的生物可能被淹死或造成土裡的污染物浮出,增加民眾感染風險。過去在莫拉克風災時,屏東縣萬丹就曾出現百餘人感染鉤端螺旋體病,推測原因可能跟民眾在未防護下,清除污水或接觸動物屍體有關。
至於類鼻疽,主要傳染途徑是由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風災的大風、大雨也可能將土壤中細菌帶到空氣,也可能從口鼻接觸。
羅一鈞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並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割傷;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診療。
此外,羅一鈞說,降雨後,環境容易產生清水容器,易成孳生源,尤其近期多處都有本土登革熱個案,民眾應把握雨後48小時的孳清黃金期,儘速「巡倒清刷」,降低登革熱散播風險。
水災後也容易有腸道傳染病發生,疾管署提醒,淹水地區蓄水池如遭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
同時,疾管署呼籲,盡量依「濕、搓、沖、捧、擦」步驟正確洗手,如果無法取得肥皂和清水時,可用酒精含量60%至9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

相關留言

豪雨襲南台釀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