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日眾院勝選 安倍欲挾民意衝衝衝

  • 時間:2014-12-16 12:06
  • 新聞引據:中央社、聯合報、BBC、蘋果日報、中央社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 編採譯
日眾院勝選 安倍欲挾民意衝衝衝
日本14日舉行國會眾議院改選投票,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估計可在下院475個議席中贏得超過2/3多數。安倍在自民黨總部觀看開票結果時,露出開心笑容。(共同社提供)
(圖:中央社)
日本第47屆眾議院選舉結果15日揭曉,執政聯盟--自民黨、公明黨共獲得326席,超過總席次475席的三分之二,代表日本選民對於首相安倍晉三執政的肯定及信賴。挾民意的安倍,下一步動向也格外受到矚目。
◎安倍獲壓倒性勝利
日本第47屆眾議院選舉,安倍領導的執政黨自民黨大勝。安倍誓言,將持續推動經濟優先與俯瞰地球儀戰略外交,顯示他將外交、經濟並重,志在提高日本國際地位。由於執政聯盟自民、公明兩黨在眾院選舉,再次通過提修憲案的三分之二席次門檻,這也使得安倍主打的經濟優先牌、以及國際社會關心的修憲、核能政策,還有美軍基地等問題,都可望在安倍的計畫下方向不變。
在受國際重視的修憲問題上,執政聯盟保住三分之二絕對多數,足以發起修憲動議,不過修憲案需在參眾兩院都獲得三分之二贊成,再送交公投批准,而執政聯盟目前在參院只掌控過半席次。安倍主張降低修憲門檻,但推動修憲不僅會在國內引爆分歧,也會讓日本與中國大陸原已脆弱的關係更加緊繃。對此,安倍矢言將試圖說服民眾,日本有必要修改和平憲法。
◎安倍將推動繼續修憲、稅改
日本憲法禁止在海外行使武力,安倍為了解禁集體自衛權,年初逕自透過內閣決議修改憲法解釋。香港「明報」報導,安倍在這次選舉將重點放在「安倍經濟學」,巧妙避開修憲的爭議議題,但專家認為修改戰後和平憲法才是安倍的最終目的。特別是共同社15日公布的調查顯示,日本新科眾議員中有高達84.9%贊成修憲。安倍已再次表示有意修憲,完善解禁集體自衛權後的安保相關法制,並稱修憲是自民黨一貫目標,將尋求國民的理解和支持。
除了力推的修憲目標,安倍也直言將更強力、大膽地實施三隻箭經濟政策(貨幣寬鬆、財政刺激與結構改革)。正如同安倍在本屆眾議院選舉所提出的口號「景氣復甦,唯有此路」,安倍內閣這2年來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的成敗,更是這次選戰主要焦點之一。安倍已誓言將在2017年4月進一步將消費稅稅率提高至10%;另外,日本將在明年調漲工資,希望通過進一步推進政策使中小企業也能受益。由此看來,安倍意欲在推動「俯瞰地球儀」戰略外交之際,結合經濟優先策略,以推動「經濟外交」。
◎中國因素考驗安倍
縱觀安倍政府選後的課題,在內政上將續推安倍經濟學擺脫通貨緊縮、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重啟核電、並重建財政。至於外交上則要改善和中國大陸與南韓的關係、落實沖繩美軍基地遷移工程、並修改禁止日本參戰的戰後和平憲法。在這些「既經又政」的政策中,「中國因素」顯然是觀察重點。
安倍表示,考慮在明年發表首相談話時,寫進對過去戰爭的反省、戰後的歷程、日本今後的發展方向等內容。明年是二戰結束70週年,除了解禁集體自衛權後完善安保相關法制,與中韓改善關係也是日本外交政策的當務之急。
前防衛大臣、剛當選的自民黨眾院議員小池百合子表示,安倍透過這次選舉顯示長期政權的前景,會令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真考慮如何與安倍交往,這對日中關係有利。而日中關係研究所所長凌星光也認為,日中關係未來改善的可能性大,因為基於國際政治戰略考量,就算不喜歡安倍,只要安倍政權長期,中國就必須考慮和日本的關係。
不過,對中日在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靖國神社等問題上的糾紛,以及圍繞東海、南海的海洋權益對抗,如何在各自堅持的主張和立場中,迴避說「是」或「不是」來摸索戰略互惠,是對中日領導人智慧的一大考驗,也將是安倍在飽嚐勝利果實後要面對的難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