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課綱系列一:程序疑「黑箱」引爆反課綱行動

  • 時間:2015-08-10 17:3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國維
課綱系列一:程序疑「黑箱」引爆反課綱行動
課綱議題延燒,有民眾30日晚間聚集在教育部外,在拒馬上貼教育部長吳思華肖像表達訴求。
(圖:中央社)
台灣一群學生反對高中課綱微調,一週內兩度夜闖教育部,並佔領教育部前庭長達7天,激烈的行動引起愈來愈多台灣民眾、甚至是海外學生關注。回顧整起事件,肇因於這次課綱微調的「程序」和「內容」引發諸多爭議,其中在程序部分,當時提出微調課綱的「10人檢核小組」,被質疑逾越職權,且成員多數偏向「統派」意識;加上教育部未全面公開相關會議紀錄,遭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敗訴,因此被反課綱人士批評為「黑箱課綱」或「洗腦課綱」。
◎勘誤變微調 檢核小組惹議
這次高中課程綱要微調案從2013年8月啟動,主要是調整語文及社會領域科目的課綱,沒有觸及高中課綱總綱。最初,國家教育研究院原本是以錯字勘誤、內容補正及符合憲法之檢核為由,聘請10名學者組成「檢核小組」檢視內容,但檢核小組後來以臨時動議的方式表明需要「微調課綱」,才能達成檢核需求,於是展開了包括國文、歷史、地理、公民等4科的課綱微調案,此舉遭反對人士抨擊是未經授權且逾越職權的違法行為。
另一方面,外界也關注「10人檢核小組」的成員背景,質疑陣中缺乏台灣史學者,且由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王曉波擔任總召,使微調內容「去台灣化」、具有「大中國」意識,充滿政治動機。『(現場音)撤銷黑箱課綱、反對洗腦教育、公開黑箱程序、還我教育尊嚴。』
◎會議紀錄受質疑 召集人澄清
微調後的課綱案在去年1月先送交十二年國教課程審議會的高中分組會議審查,再經由課審會大會決議通過,由當時的教育部長蔣偉寧在去年2月10日公告實施,並訂於今年8月1日推出新版教科書。
但反課綱團體指出,高中分組課審會的會議紀錄造假,因為當天會議採共識決,由委員鼓掌通過將微調案送交大會決議,但為何紀錄上卻有記名表決數據?對此,當時以學者身分擔任高中分組召集人的台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強調,當時是先採共識決,同意將微調案送交大會討論;接著進行記名表決,由各委員寫下是否同意微調哪些科目,隨後當場統計票數,一切公正、公開。
◎教部敗訴 委員發言紀錄應公開
至於部分公民團體則要求教育部公布所有有關微調課綱的會議紀錄,但始終沒有獲得回應,台灣人權促進會於是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今年2月,一審判決教育部敗訴。法院認為教育部基於政府資訊公開法,應當公開相關會議紀錄,讓民眾監督,並應提供台灣人權促進會閱覽、抄錄委員簽到表和記名投票單。
教育部在收到判決後,決定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上訴。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整體的會議紀錄可以對外公告,但委員名單和個人發言一旦公布,就失去召開委員會的意義,各委員也可能遭受不必要的干擾。吳思華:『(原音)因為委員會它最後的結果是委員會決定的,不是個人決定的,如果我們今天所有個人的發言或個人的投票結果,都需要直接的對外公開,那其實是會讓委員產生可能很大的壓力。提起上訴的目的是希望能夠透過這個過程,去確定一個統一的法律見解。』
法學博士、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表示,最高行政法院目前還未做出判決,但無論是否改判,都會成為判決先例,對未來具有參考作用。潘維大:『(原音)看他是怎麼寫的,他到底是怎麼樣認定?這個判決不管是哪一種的認定,說不定對以後的事情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反課綱學生認為,既然微調程序問題重重,教育部就應該撤回或暫緩實施微調後的課綱。不過,教育部認為,整個程序雖有瑕疵、不完美,但一切合法;況且,委員名單與個人發言紀錄公布與否,無關課綱實質內容,因此不應停止新版教科書在8月上路,但願意接受立法院的朝野協商決議,重啟課程審議會,檢討微調課綱。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