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類型節目。以知性、輕鬆的方式,介紹臺港兩地 的現代音樂發展趨勢及介紹音樂創作人創作歷程。
由樂手/樂人的生活和作品,窺覦處身社會和面對世界的不同情境,深談哲思。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音樂類型節目。以知性、輕鬆的方式,介紹臺港兩地 的現代音樂發展趨勢及介紹音樂創作人創作歷程。
由樂手/樂人的生活和作品,窺覦處身社會和面對世界的不同情境,深談哲思。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自古以來,人類都有記事的習慣。記憶有實用以外的精神需要,和之後文明衍生的,對事物“意義”的追尋。
先古人類在山洞牆上繪畫,後來在竹片上符號記事;有文字之後,記載在新造出來的紙張上;後來發明相機,就有記者帶上事態的前線拍照,筆紀情狀;然後再發明錄像科技,電視成為主要記事的媒體。
這個“記事者”(documentarian),已經生存了等同文明的 ...更多
今集《瓶中稿》的三首歌,都是嘉賓日本樂手大竹研在央廣的現場錄音。開場的是描述他家鄉千葉的《夏日芬芳》,之後是《祝福》及作結的《快轉/倒帶》,均來自他稍早前發行的專輯《捲動發條的男人今天要做什麼?》。《瓶中稿》的老聽眾或會記得,年中採訪蚵寮小搖滾音樂節的一集,曾播出大竹研的現場錄音。當時佢嘅專輯出版不久。主持人為他的作品呈現的真誠同勇氣感動。一個人能赤裸的表白 ...更多
當前在藝術界的文案,有一個幾乎無日無之都出現在論述間的詞語,就是Multi-discipline,又或者trans-discipline,即多元跨域多維度的創作。其實中國老話,一身十八般武藝,既是詩人、又是書法家、彈古琴、耍太極、能精棋藝,又深品茗茶,人可以多個角色集於一身,live life to the fullness。自古以來如是。今天藝術門類、手段 ...更多
今集《瓶中稿》是主持人的個人隨筆,由最當前的社會世態,回來對時間的繆思,到文明的重整學習。分別透過歌曲、詩歌(Navakanta Barua 的“Palestine”)、書本(David Graeber 及David Wengrow的“The Dawn of Everything”)和生活本身的體驗,整合出一瓶子的思緒,是告別既混沌又生機的台灣2022年的專 ...更多
主持人曾是Henry在香港D100電台的節目《爵士鍾情》的嘉賓,今回相隔台海,輪轉找到Henry來談他的屬靈生活和樂手經歷,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
節目開場的經典流行曲Marmalade的“Reflections of my life”,是Henry自選的,希望在自己的葬禮上播放的告別歌。這真是個悲情的時代。
Henry和弟弟Roger一起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