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草草戲劇節扎根9年 搭建青少年揮灑舞台

  • 時間:2017-04-11 16:1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草草戲劇節扎根9年 搭建青少年揮灑舞台
草草戲劇節扎根9年,為青少年搭建揮灑舞台(江昭倫攝)
全台各地藝術節遍地開花,多數比的是誰邀請的表演團隊名氣大,錢砸得多,但在嘉義縣,由「阮劇團」創辦的「草草戲劇節」,卻是以青少年為主的民間在地文化活動,為青少年搭建揮灑舞台,從2009開始至今已經舉辦第9年,規模逐年擴大,明年更將邁入十年有成階段。「草草戲劇節」用行動向外界證明,「小草」的力量其實一點都不小!
◎草草戲劇節創立初衷
『大家好,我是周林鵰!我是一個踢踏舞者,常常有人問我說踢踏舞者是什麼的感覺,我會說跳踢踏舞就像養狗一樣,我你要照顧它,陪伴它,還要好訓練它⋯⋯』
三月底的週末,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為期兩個週末的「草草戲劇節」熱鬧展開,整個園區的每個空間角落,有青少年戲劇表演、影展、音樂、市集,還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小型戶外演出,吸引許多大小朋友湧入欣賞。
這個由嘉義在地表演團體「阮劇團」創辦的「草草戲劇節」,今年已經邁入第9年,是嘉義縣最重要也最大型的民間自辦藝術慶典,但其實在2009年第一屆舉辦時,當時「阮劇團」只是希望提供青少年藝術啟蒙的機會,沒想到當年栽下的「小草」,如今卻逐漸成長茁壯。
這一切都得從1990年代,創立蘭陵劇坊的吳靜吉博士大力推動「青少年戲劇推廣計畫」說起。當年「超級蘭陵王」戲劇比賽影響了一群嘉義青少年走上戲劇之路,並在2003催生了嘉義縣第一個現代劇團「阮劇團」誕生;之後,「阮劇團」決定追隨同樣的精神,於2009年創辦「草草戲劇節」,希望接棒啟發新一代青少年對戲劇愛好。
「阮劇團」創辦人汪兆謙說,剛開始,「草草戲劇節」單純邀請在地嘉義縣高中戲劇社團聯演,後來這些學生上大學了,每到春天還是想再回到戲劇節演出,他們乾脆以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戶外場地,提供這些「校友團」表演舞台,沒想到吸引很多人觀賞,一年一年下來,參與的團體越來越多,現在連專業的表演團體都一同來共襄盛舉,藝術種子就這樣悄悄地種下了。
「阮劇團」團長汪兆謙:『(原音)這個初衷是因為我們自己從嘉義長大,我們自己成長的年代,我們會開玩笑說嘉義是文化沙漠,所以劇團之後回到嘉義之後,我們會希望慢慢去改變風氣,這些改變至些必須從小的文化做起,我們要有演出,而且我希望民眾越來越習慣這件事情,並不是說我們可能有精彩的,也會有非常普羅大眾的,我覺得這些東西多、越遍地越好。』
◎多元表演型態 拓展視野
不同於其他藝術節,「草草戲劇節」主要是以環境劇場的形式,提供各種演出的形式,演出的場地也遍及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園區內的荷花池、草地上、屋簷下,表演形式不拘,但主題聚焦春春、自由和土地,目的就是要打開青少年的藝術視野。
由嘉義中正大學戲劇社組成的「看嘸舞蹈劇場」在今年的「草草戲劇節」就刻意挑選荷花池作為演出場地,一對男女演員坐在船上,詮釋再多的婚姻禮俗都確保不了婚姻的美好,就是一個例子。
『八年能讓一個人改變很多,八年能讓一個家庭改變很多,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但不保證不會翻船,不會失眠⋯⋯』
「看嘸舞蹈劇場」成員余祐瑋認為,每年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的「草草戲劇節」,提供很好的平台,確實活絡了在地藝術環境。余祐瑋說:『(原音)這個戲劇節吸引不只是民雄周邊,譬如大學學生而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從外縣市的朋友,所以我覺得草草藝術節快要變成南部地區小有規模,或者一個可以代表嘉義的一個戲劇節了。』
◎業餘演出 專業訓練
「草草戲劇節」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戶外專業演出都是免費觀賞,唯獨由青少年參與演出的室內戲劇作品,規定售票演出。
今年的售票作品「布,可以」,幕前演員、幕後技術人員,就有一半都是青少年和大學生,在長達70分鐘的演出,他們展現的表演水準,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在家裡的規則裡,如果玩社團影響課業,班導的笑聲就會響起,嗶嗶!在愛情的規則裡,目前沒有哨聲⋯⋯』
參與演出的高二學生賴品潔,、就從這次演戲的過程中感受到戲劇的魅力,而且也開始不定期看其他表演團體的演出。賴品潔:『(原音)國中的時候就喜歡看電視,原本很喜歡電視上的演員,可是之後接觸這種舞台劇之後,才開始發現它的不一樣,開始喜歡。比較了解就是阮劇團,之後也會去看他們的「馬克白」,如果看到別的劇團有什麼戲也會想要看。』
同樣是高二生的陳玉玲也因為參與整個製作過程,加深她對戲劇的熱愛和認識。陳玉玲:『(原音)之前看戲就是覺得說在舞台上光鮮亮麗的演員,可是因為這一次的「草草」,就更了解說幕後也有很多事情要做,比起幕前,其實幕後也很辛苦,就是需要投注更多的心力去弄一些憑空想像出的東西,我覺得就是跟一群喜歡這件事情的人一起完成這件事,是最爽的一件事情!』
「阮劇團」團長汪兆謙說,他們希望做一個翻轉,讓青少年成為舞台的主角,並且藉此訓練他們認真看待劇場演出的態度。汪兆謙:『(原音)我們想做一個翻轉,那個翻轉就是說還是回到「草草戲劇節」,我們把草當作主角,因為草它可能有時候站在路邊,它不太起眼,就像我們青少年階段、青春期,大家都會欸覺得很慘綠嘛,沒有人要聽我講話,我覺得我在這個世界上好像不重要,所以我們就要讓你放在舞台上成為這個主角,而且你要完成一個售票演出,在這個過程中,當然這些小朋友他們很辛苦,這半年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不同於學校的一個成長的階段,可是演完之後,這個戲劇會帶給他們的,不管是渲染力,還是他們學會溝通能力,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習。』
◎「草草」精神 藝術扎根
9年來,「草草戲劇節」規模不斷擴大,從原本只是在地高中社團的聯演,到現在已經變成有50組國內外表演團隊或藝術家的熱鬧藝術祭典,但核心精神始終不變,就是培養青少年接觸藝術、愛上藝術。
為了扎根藝術種子,搭配「草草戲劇節」,「阮劇團」這幾年開始策劃「草草藝術學校」,每年9月至11月期間,開辦戲劇私塾、電影私塾、生活美學私塾課程,歡迎高中以上的嘉義學生或成人報名參加,由「阮劇團」成員及各領域專業師資親自教學授課。參與的學員,則會在隔年春天的「草草戲劇節」中展現成果,且從幕後到幕前的所有工作流程,都以學員們為主導,參與討論與策劃。
多年來一直看著「草草戲劇節」發展的戲劇節顧問、台東大學教授王友輝觀察到,「草草」一步一腳印,用一個影響一個方式,將藝術的種子種下去,這種扎根的工作是「草草戲劇節」最可貴之處。王友輝說:『(原音)就算說每次比方說20、30人,他真的未來可以留在劇場,可能我們說2個好了、5個好了,也沒關係,一年2個,10年下來就有20個,就是放遠來看,一顆種子就會變成2個、3個、4個,慢慢長慢慢長,表演藝術的延續性是重要的,它不能是煙花一樣,放完就沒有了。而且我覺得他們(阮劇團)也在成熟,慢慢開始帶的時候,我覺得教學相長這件事情在他們身上是看得非常清楚的,所以對他們的創作來講我覺得也是非常大的幫助的。』
「草草戲劇節」是台灣推動扎根藝術做法的一個很好的示範,但即使走到今年,規模更大了,經費卻只有新台幣250萬,對比台灣各地藝術節經費預算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 這個不可思議的數字,更突顯「小草」不容忽視的爆發力,值得政府與民間更多關注!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