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音效師胡定一 台灣電影聲音魔法師

  • 時間:2017-04-24 16:1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音效師胡定一 台灣電影聲音魔法師
紀錄片「擬音」藉由台灣音效師胡定一的職涯,紀錄台灣電影聲音發展史(牽猴子行銷提供)
現代人看電影時,很容易被強烈的音樂、娛樂特效吸引,往往忽略了電影音效的魅力。台灣音效大師胡定一就是一位電影聲音的魔法師,40年來,他專注在電影寫實音效工作上,但隨著數位科技來臨,台灣電影產業萎縮,胡定一只能感嘆後繼無人,感嘆這些「聲聲入耳」的電影傳奇聲音正逐漸消逝。
在電影技術環節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Foley」,中文最貼近的意思是音效師或輔助錄音師,是指對著影像畫面、配合劇情,用簡單的工具做同步寫實音效。一流的音效師能依照電影畫面做出大小、厚實不同的聲音,演員每一個腳步、每個舉手投足都可以藉由音效傳達不同的情緒。最近一部新上映的紀錄片「擬音」,就是順著台灣同步音效師胡定一的職涯故事,追索台灣電影歷史發展中的聲音製作。
專訪胡定一的當天,他特別帶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物品,像是優酪乳空盒、算盤、報紙,就像個聲音魔法師,示範如何做出寫實音效效果。胡定一:『(原音)叩ㄌㄡˋ、叩ㄌㄡˋ、叩ㄌㄡˋ,這就是跑馬,呵呵,材質越厚越好的話,馬跑的話就會⋯重心會很重。這個小算盤,我們拉窗簾就用這個。這什麼?這報紙,葉子或做草啊什麼東西,你看人家在草地裡面跑,沙沙沙,聲音就出來了。』
胡定一說,他一輩子都在中影服務,直到幾年前離開,前後待了將近40年。在考進中影之前,他雖然蠻喜歡看電影,但從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電影產業工作。
胡定一最初進中影時,選了錄音組,當時還是類比時代,電影產業也很蓬勃,不管是配旁白、音效、錄音,他什麼都要做,當時都是由師傅帶著徒弟邊做邊學。後來數位化了,因為他學電腦的速度不如年輕人,所以乾脆專注做Foley。胡定一說:『(原音)你從放電影到當聲音的助理、當聲音的剪接,你每個都要學會,每個環節都做過,包括到最後的轉光學,然後慢慢就是從類比轉成數位之後,還是有做一下子,我們這個年紀因為學電腦學比人家晚,你會完全跟不上人家,人家動作比你快10倍以上,所以乾脆算了,我們就整個專職做Foley吧。』
對於很多電影人來說,Foley是個很神秘的工作。胡定一解釋,電影裡的每個畫面、動作其實都有聲音,在早期類比時代,他們就是四處拿生活中的物品做出類似的聲音,感覺像就好了,現在回想起來,胡定一自己也覺得很好笑。胡定一說:『(原音)早期誇張的東西比較好做,因為類比東西,你只要隨便東西做出來一點,感覺到就好了,譬如挖人家的東西,以前殭屍片、鬼片,沽哩呱啦,很簡單,我們就拿個西瓜或是拿什麼東西在裡面,呱啦呱啦,攪攪攪,捏捏捏,有像就好。現在不是,現在數位化之後,它聲音分得很細,你要從一開始做衣服,分軌做喔,衣服聲音做好之後,做腳步,腳步之後能做動作,花的時間要更久一點,因為你搞不好1次、2次、3次,你要加不同的元素在裡面,然後做出一種聲音。』
胡定一感嘆,現在台灣電影產業已不如當年,拍一部電影要花很多錢,加上電腦特效很方便,很多人就省下Foley的預算,非常可惜,因為Foley可以豐富電影畫面,如果少了Foley效果,電影會失去很多聲音的精彩度。胡定一說: 『(原音)數位化之後,所有聲音他們就可以他很簡單的,比如放個杯子,放個什麼東西,他只要卡在2秒鐘的地方,這樣做一做、做一做,他們就以為是做Foley,當然是少了很多東西,少了很多,因為不管一場戲下來,你應該就是一場戲在那邊做,它裡面演員的表情,他也會有變化,他放杯子或者摔衣服或怎麼樣,他有他的變化,你不能看他摔衣服光這樣摔,他搞不好還有其他動作,你就沒有做到,你就會lost掉很多東西。』
在國外,甚至是中國大陸電影界,現在都還有Foley專門部門,台灣因為沒有足夠大的電影產業,目前只剩下胡定一專門在做,這次以胡定一故事為主軸拍攝的紀錄片「擬音」,至少為台灣電影聲音發展留下重要紀錄,不過,胡定一仍舊感嘆,後繼無人。胡定一:『(原音)還好我很開心,就是我看了這部片預告觀看人數有20幾萬人以上,我覺得蠻好的,有人在看這塊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但這已經不是行業了,你喜歡這個工作,問題是他也要顧肚子啊,他也要吃飯啊,因為我看這產業很多年輕人幾乎都不住在台北,很多中南部上來的,你一個月(新台幣)2、3萬塊錢,他也要吃飯,也要租房子,各個弄起來,根本所剩無幾,他怎麼活?』
胡定一說,他從事Foley這一行,只是覺得自己盡力做好一份工作,談不上成就感。但在觀眾看不到的銀光幕後,胡定一一直用一種沈默卻響亮的方式,參與無數部台灣電影的製作,見證台灣電影最輝煌的年代。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