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走一趟記憶倉庫 探詢台灣山林記憶

  • 時間:2019-08-01 11:3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走一趟記憶倉庫  探詢台灣山林記憶
作為在日本殖民時期扮演重要山林開發運輸節點角色的三井倉庫,即日起推出「山林記憶-編織之島」特展,梳理台灣島上不同時期山林治理與資源演變脈絡。(江昭倫攝)

作為在日本殖民時期扮演重要山林開發運輸節點角色的三井倉庫,即日起推出「山林記憶-編織之島」特展,梳理台灣島上不同時期山林治理與資源演變脈絡,期待透過不同觀點,讓民眾更理解當代島嶼發展歷程線索。

台北歷史建築三井倉庫去年底修復後,以「記憶倉庫」為核心重新亮相。原本是日治時期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的倉庫,當時三井集團與日本政府簽訂土地租賃,開採台灣山林資源,包含樟腦、木材與茶園的開闢與經營,更發展出「日東紅茶」,行銷全世界。

這段歷史也牽動了台灣北部原住民的發展與聚落遷徙,即日起在記憶倉庫登場的「山林記憶-編織之島」特展,就以三井倉庫在運輸節點的背景,爬梳山林治理開發的脈絡,也包含影響北台灣原住民發展的隘勇線推進與大豹社事件等內容。策展人吳思儒:『(原音)它的線大概分幾個時期,它大概從1897年開始做一個推進,我們每5年做一個梳理,大概分4條線,大概到1917年為止,之後就再也沒有做一個推進的部分,主要這幾個部分,分四個時期去呈現隘勇線在台灣山林分布的狀況。』

台灣山林原本是原住民的棲居之所,有著特有的山林記憶,但隨著不同時期不同文化的進入,逐漸編織成為當代社會脈絡,策展團隊也希望藉由北台灣最大原住民族泰雅族對待土地的環境觀念,讓大家反思台灣山林的未來。吳思儒:『(原音)這次的一個主題叫做「山林記憶」,就希望說把這些在台灣山裡發生的過的事情,做一個整理、梳理,讓大家有機會去了解這樣的歷史脈絡。副標的「編織之島」是希望說在這個過程中間, 是有不同的文化進入,有不同資源使用方式,在台灣交融這麼多年之後,可不可以有一個更永續未來的思考。』

想了解北台灣山林治理、山林資源演變脈絡,不妨走一趟記憶倉庫,再次用新的視野理解台灣這塊土地發展歷程。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