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內政部:New eID使用軌跡無法追蹤 不會洩漏民眾位置

  • 時間:2019-09-12 16:1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內政部:New eID使用軌跡無法追蹤 不會洩漏民眾位置
內政部戶政司司長張琬宜(右)澄清新式晶片身分證每次感應都會產生不同隨機亂數,根本無法追蹤晶片的使用軌跡。(歐陽夢萍 攝)

對於國民黨立委質疑新式晶片身分證(New eID)具備追蹤機制,可能侵犯民眾的隱私,內政部戶政司司長張琬宜今天(12日)澄清,強調追蹤機制是用在製造過程的管制,在晶片寫入個人化資料後,每次感應都會產生不同隨機亂數,根本無法追蹤晶片的使用軌跡。

內政部預計明年10月起全面換發新式晶片身分證(New eID),但國民黨立委指內政部委託中央印製廠發包的招標文件的規格書中竟列出需「具備追蹤機制」、可「進行晶片之追蹤」等條件,恐有侵犯人民權益的重大疑慮。

內政部戶政司司長張琬宜12日召開記者會澄清,她指出,這個追蹤機制是中央印製廠根據ISO14443國際標準規範,讓晶片在生產過程中能被有效管控,避免被不當外流或盜用,在發生問題時,也可辨識這張晶片有沒有被偽造或變造。在寫入個人化資料後,張琬宜表示,則採用ICAO對隱私保護的建議,啟動隨機亂數序號機制,每次感應都會重新產生不同的隨機亂數,無法追蹤晶片的使用軌跡,與現行晶片護照相同。張琬宜:『(原音) 我們現在所規劃的這個晶片的規格其實是跟晶片的護照一樣,它在感應的時候,會依照ICAO的規定,要保護人民的隱私,所以就會啟動隨機的亂碼,根本就沒有辦法被追蹤,至於在生產的時候要被追蹤的那個識別碼,它只是在生產的階段做一個管理,這也是一個安全的管控措施,避免晶片被外流或者是被盜用。』

張琬宜指出,New eID只有身分識別的功能,晶片沒有電力,就像悠遊卡及信用卡,不會主動發布訊息、洩漏民眾的位置;使用時則和自然人憑證一樣,不會連回憑證中心,自然不會留下任何紀錄,晶片中也已存有個人身分基本資料,無須連回內政部取用個資,且晶片設有分區加密保護機制,服務機關也必須先得到內政部許可及民眾同意,才能讀取晶片資料。她強調,New eID只是單純在實體世界及網路世界做為身分識別的鑰匙,不會做任何個資的蒐集、處理及利用。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