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520向前行/疫情後國際新局勢 因應美中對抗是最大挑戰

  • 時間:2020-05-17 17:5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520向前行/疫情後國際新局勢 因應美中對抗是最大挑戰
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即將展開。圖為總統年初以歷史性高票贏得2020總統大選,發表勝選談話。(資料照 / 圖:中央社)

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即將展開,在COVID-19疫情衝擊下,國際情勢已出現大幅變化。學者認為,美中關係緊張,將是蔡總統未來在外交上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有學者認為,在全球反中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台灣可以藉此情勢爭取經貿上的實質利益,以建立台灣的信心與基礎。

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上任後提出「踏實外交」,以腳踏實地的做法,擴大台灣與世界的連結,與其他國家藉由互補發展出相互依賴的關係,以達成互惠互利的原則。這4年來,台美關係可說是歷年最佳,台灣也與歐盟、日、韓、新南向等國加強合作;但另一方面,面對中國在外交上的威脅,我國也失去了7個邦交國。

美中關係緊張 台灣須有避險策略

蔡總統踏入第二任期,國際間出現巨大轉變,突如其來的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讓外交情勢更加詭譎。台灣在這波防疫表現亮眼,加上防疫外交奏效,獲得各國空前的支持,但全球反中情緒高漲,尤其美中關係愈趨緊張,學者認為這反倒是蔡總統第二任期在外交上要面對的一大挑戰。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盧業中:『(原音)如果美國需要假想敵,中國一定被認為是第一位。我們跟中國地理上的距離確實是非常靠近,加上中國本身也沒有放棄要以武力處理兩岸問題的決心,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接下來最大的挑戰應該就是如果美中的互動關係持續惡化,台灣在這個中間,距離從而這麼近,我們有什麼方式,是不是能夠有避險的策略。』

國安局長邱國正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曾指出,面對美中局勢,台灣要趨利避害,不要被捲入紛爭。政大東亞所名譽教授丁樹範也指出,就像前白宮主管中國政策的何瑞恩(Ryan Hass)表示美中關係已從競爭轉為對抗局面,他認為以美國目前不管是國會、智庫、甚至整個社會對中國的印象都越來越不好,美中關係應會更加惡化,台灣有時還是難免被捲入,被北京拿來出氣,但如果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於美中關係設下停損點,或許就會減少台灣被捲入的程度。

對於未來的美中台關係,盧業中則認為,關鍵還是在於北京的態度,若北京仍對台灣當局築起高牆,只會更加將台灣推向美國,北京必須考慮因此付出的成本。盧業中:『(原音)北京的任何政策的選擇也都會有他的成本,如果說這個情況持續惡化,台灣也被迫跟美國站在同一邊,對於中國來講,他的選項恐怕就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成分或是考量可能就越來越高,同樣的,選擇走武力這個政策,他的政策成本,北京是不是願意負擔這樣的政策成本,這恐怕也是北京必須要去考慮的。』

全球反中情緒漲 台灣可爭取經貿實質利益

至於整體外交情勢,盧業中指出,隨著疫情趨緩,北京勢必會展開另一波外交攻勢,試圖建立正面形象,但恐怕難以扭轉國際社會所認定的事實。不過,中國失分未必就等於台灣得分,台灣還是要創造其他條件,包括與他國分享抗疫的經驗、讓國際注意到台灣與中國是不同的政治體制與運作方式。

丁樹範則認為,台灣很難與更多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但可以轉為開創經貿上的實質利益。他指出,過去30年的全球化是建立在中國化之上,但在全球反中情緒高漲、中國目前的「戰狼外交」也引發歐美國家顧慮的情況下,未來在技術發展或生產上,不會再選擇中國。丁樹範:『(原音)現在基本上很多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我這西方國家主要界定是歐洲跟美國,因為他們對於中國的顧慮很多,所以對於技術出口或是等等顧慮很多,相對來講,我們比較不會引起他們的顧慮,所以如果希望在經貿上能夠跟西方有更多技術合作或等等,也許這個我覺得還是可行性可能高一些。』

恐再失邦交國 應讓民眾理解並尋共識

至於中國是否會持續奪取我邦交國,丁樹範認為這的確是個麻煩的問題,台灣必須務實看待,另外也需觀察美方在此事上的影響力。丁樹範:『(原音)站在習近平的立場,如果不砍1、2個台灣的邦交,他對內也很難交代。我覺得要很務實地來看這個問題,所以就這個部分,將來我覺得再少1、2個大概是不可避免,只是說不知道是哪個會先被砍,我也不知道,坦白講。所以這東西可能就要牽涉到配合美國台北法案的部分,看看怎麼樣、能不能一起來處理。』

盧業中也認為以北京目前的決策模式與慣性,勢必會再挖台灣的牆角,他並點名應注意梵諦岡及巴拉圭近期的變化。

盧業中指出,政府在這方面的預作準備不只是單純與北京進行邦交上的零和競賽,我國畢竟是民主國家,民眾對於這個議題可能有不同看法,因此不如盡可能呈現目前雙邊關係的現實所在,並讓台灣內部進一步理解我國在這些議題上所碰到的困難,並試圖從中建立起較全面性、讓民眾可以接受的共識,甚至共同尋求努力,如此才能與北京進行一場較持久的競爭。

延伸閱讀

520向前行兩岸政策 學者:維持穩健 謹慎管理
520向前行改革刻不容緩 學者:黃金期大刀闊斧才能實踐正義
520向前行後疫情經濟內憂外患 台灣如何因應?



 

相關留言

蔡總統展開第二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