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全球封鎖碳排下降 改善全球暖化仍需結構性改革

  • 時間:2020-05-20 13:01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張雅涵
全球封鎖碳排下降 改善全球暖化仍需結構性改革
全球封鎖碳排下降,改善全球暖化仍需結構性改革,圖為義大利民眾騎自行車行經羅馬競技場。(AFP)

研究人員今天(20日)報告,由於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2020年全球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下降多達7%,這將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跌幅,但即使如此急劇下降 ,也幾乎無助於改善長期的全球暖化,除非碳排放密集的產業能進行結構性的改革。

根據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的一份報告,全球為遏止疫情的大規模封鎖措施,使4月初全球的碳排放污染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7%。這篇針對COVID-19大流行對二氧化碳排放影響的評估,是此類研究主題第一篇經過了同儕審查的報告 。

全球在2020年前4個月減少的碳排放量,中國、美國、歐洲聯盟和印度這4個國家或集團就佔了三分之二,相當於減少了超過1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去年,全球工業和能源產業創下了370億噸排放量的紀錄。

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丁鐸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Tyndal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主任勒奎爾(Corinne Le Quere)說,「行動限令使得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發生了巨大變化。」勒奎爾也是這份報告的主要撰寫人。

她並補充說,「這些極端下降可能只是暫時的,因為經濟、運輸或能源系統沒有發生結構性改變。」

勒奎爾和她的團隊估算,如果全球經濟能在6月中之前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那麼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只會下降4%,雖然這個情況的可能性不高。

但是,如果2020年整年都實行封鎖限制,全年碳排放下降幅度將達到7%左右。

COVID-19大流行已在全球奪走超過32萬人的生命,近500萬人確診感染,這也轉移了人們對氣候危機的關注,這項議題曾在2019年引起全球一系列的倡議行動。

其他專家也警告說,氣候威脅仍然存在。

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re)氣候影響研究(Climate Impacts Research)負責人貝茲(Richard Betts)說,「這幾乎不會影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不斷累積。」 

貝茲說,「我們須要完全停止將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而不僅僅是放慢(排放)速度而已。」他補充說,「這就像我們在浴缸放水,只是把水龍頭稍微轉緊但沒有關掉。水還在上升,只是速度沒有那麼快。」

在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ccord)中,近200個國家已經承諾將全球暖化的氣溫升幅控制在「遠低於」攝氏2度。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後來決定,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會更安全。

這場COVID-19大流行更證實了要實現這個富具雄心的目標將有多麼困難。

科學家計算,全球碳排放量必須在下個10年每一年都下降7.6%,才能確保氣溫升幅不超過1.5攝氏度的上限,這個下降幅度與2020年最壞狀況下的封鎖措施一致。又或者,除非有其它方法能從大氣中清除累積的碳排放。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