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恆春半島的那首歌】系列報導I - 半島歌謠再唱起

  • 時間:2021-02-01 17: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士廉
【恆春半島的那首歌】系列報導I - 半島歌謠再唱起
歌謠,記錄人民生活,也反映源自土地的文化風俗與自然環境,更將民間的喜怒哀樂盡藏曲中,其中,屏東特有的恆春半島民謠,更是來自台灣的庶民之音,目前流傳的七種曲調都刻畫著鄉土風情與居民生活,並在 2008 年成為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之一。而今,一場音樂革命正在半島上演,讓傳統民謠產生不同以往的新面貌。「恆春半島的那首歌」系列報導第一集,我們就從認識民謠開始說起。


人間國寶陳英:『(原音)那時候恆春的民謠思想起沒什麼人愛聽,我們如果去比賽,現在換我們上去唱,大家都離開耶,說我要去廁所、去哪,不想聽耶。』

這是「人間國寶」陳英阿嬤曾有過的感嘆。

人間國寶陳英:『(原音)現在的人很聰明,如果以前的都傻傻的做,都沒有像現在的孩子這麼聰明,想說要來做什麼、做什麼這樣。』

而今,半島歌謠再唱起,一場跨越世代的音樂革命,正在上演。

悠閒氛圍、輕鬆曲調,這裡是屏東的恆春鎮,一首重新編曲、抒情版的恆春半島民謠「滿州三景」,讓台下觀眾忘情打著節拍、低聲吟唱,也讓今年度的「半島歌謠祭」活動,增添不少年輕氣息。 

恆春居民黃小姐:『(原音)因為原本可能還沒加入這些新味的那些恆春民謠,大家可能以前只有在地人會傳唱,所以剛看阿嬤在搭配不同的樂器啊,旁邊、後面不同樂團這樣,就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啊。』

一把月琴、一曲「思想起」,幾乎是外界對於傳統民謠的印象,但以新式曲調重新演繹,卻是近三年來才走入半島地區,而會有這樣的變化,得先從認識「恆春半島民謠」開始談起。


「半島歌謠祭」邀請專業音樂人登台,其中「張雅淳與朋友列島」將民謠「滿州三景」改編成抒情版演出,吸引不少民眾。


「半島歌謠祭」音樂表演結合流行與傳統民謠元素,讓台下男女老少都忍不住起舞。

外來移民開墾唱小調  形成獨特的半島歌謠

恆春半島,三面環海,位居台灣國境之南,原本是排灣、阿美、卑南及平埔族等原住民居住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開山撫番」,取當地氣候四季如春之意,設立「恆春縣」,範圍包括今日的車城、滿州以及恆春鎮等地,外來移民進入開墾,特有的生命之歌也因此發展出來。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陳俊斌:『(原音)「恆春縣」跟今天的「恆春鎮」是不一樣的地方,恆春民謠,其實我們現在講這個歌,它的出現是跟恆春縣的設立有關,恆春民謠它是一種屬於比較庶民的歌,在過去大概就是勞工、農人唱的,那實際上一般比較有錢有閒的人,不會去唱這種歌。』


恆春半島位居台灣國境之南,範圍包括滿州及恆春鎮等地。圖攝於車城龜山步道。

移民離鄉背井、思鄉情愁,日常隨口哼唱的小調,逐漸形成今日獨特的半島歌謠。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陳俊斌說,半島地區歷史人文背景特殊,組成複雜,當地除了有原住民外,還包括來自閩南的福佬人、閩粵客家人等,也因為早年對外交通不便,讓恆春半島民謠至今還是保留較多的原始風味。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陳俊斌:『(原音)在當時那個地方還有非常多的原住民,所以裡面的有一些歌曲,可能已經混雜了原鄉的一些歌曲,跟一些原住民在地的歌曲,所以就形成一個比較特殊,當地特有的這種風格的歌曲。』

根據近代學者所做調查,目前恆春半島民謠的基本曲調,除了大家熟知的「思想起」外,還包括「牛母伴」、「四季春」、「楓港小調」、「五孔小調」,以及這一首「平埔調」等六種基本古調。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陳俊斌:『(原音)「平埔調」的話,它就是一般認為說,它比較有可能是跟原住民的曲調有關,那所以像我們看到比較唱這個「平埔調」比較多的,就是在滿州這個地方,那這一首歌它的結構,基本上它是兩句的旋律重複的。』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陳俊斌。

青蚵仔嫂、三聲無奈  都是改編自半島歌謠

這首由民謠國寶朱丁順演唱的「平埔調」,又稱為「恆春調」或「台東調」,相傳最早是以原住民語吟唱,包括小學音樂教材「耕農歌」,以及台語歌曲「青蚵仔嫂」、「三聲無奈」等,都是改編自這首古調。

另外,被老一輩稱為「唱曲」的「牛母伴」,則被推測是最早出現的恆春古謠,原本是在至親離世、或是一吐內心苦悶時所吟唱的歌調,後來被應用在新嫁娘出嫁前夕,跟親友含淚道別、相互叮嚀,唱者聲調婉轉綿長、情緒抑揚,內心感受盡現歌中。

今年高齡88歲,剛剛獲得文化部「人間國寶」的陳英就回憶說,早年半島地區生活困苦、思想傳統,女性並沒有自主婚嫁的權利,「牛母伴」不但表達出當時婦女內心的無奈,演唱時也常常是一陣心酸,眼淚就止不住潰堤。

人間國寶陳英:『(原音)那時候都是大人作主的啊,爸爸媽媽作主的,不是像現在自己認識、自己合意的,不管你女兒要還是不要,都要這樣就這樣,所以才會唱這個「牛母伴」訴說這些苦情,以前的人相當艱苦。』


早年半島地區生活困苦、思想傳統,女性並無自主婚嫁權利。圖為在地阿嬤拿出舊照憶往。(楊雅儒提供)

半島民謠曲調各異 吟唱千變萬化

而除了曲調哀戚的「牛母伴」,這一首只在滿州地區流行的「守牛調」,則是屬於近代的「新調」,相傳是農業社會先民趕牛吃草自娛吟唱。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總幹事趙振英說,半島民謠六古調、一新調,曲調雖然各異,但是同樣可以寫景色、寫心情,用於不同情況跟心境吟唱表達。

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總幹事趙振英:『(原音)就同一個詞,我們6種調都可以唱,因為6種調有不同的心情的表達,你想要分享的那個情意,是希望做提醒、做叮嚀,那我們可能就會用「五孔小調」、「楓港小調」、「平埔調」,但往往阿嬤他們呢,比如說在介紹恆春古城,或者是講一件事情,他們都比較喜歡用「思想起」來唱,這是一個習慣。』


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總幹事趙振英(左)與「人間國寶」陳英阿嬤(右)致力推廣半島民謠多年。

事實上,現在外界所稱的「恆春民謠」,其實涵蓋整個半島地區,包括恆春鎮、滿州鄉以及車城鄉等地歌謠,各地基本曲調雖然大致相同,但是吟唱方式卻有所差別,常常因為演唱者當下內心感受不同,會隨語言聲調轉音變化,或是自由延長節拍,可以說是千變萬化。

以這一首恆春阿嬤陳英演唱的「思想起」為例,光是開頭的「思想起」三個字吟唱方法,就有別於接下來這一首,由滿州阿嬤張日貴所演唱的版本。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陳俊斌:『(原音)我們講說調是固定的,我們不能把它理解說,一個旋律就可以套進不同的那種詞,你可以聽到每個人唱出來的那個唱法會不一樣,我們分析它的那個基本輪廓,還是可以找到類似的這種結構在裡面。』

民謠即生活 唱詞談日常、談情感

半島民謠源自土地,早年演唱者大多不識曲譜,自古口耳相傳。陳英阿嬤說,「民謠」就是「生活」,唱詞談日常、談情感,有獨唱、也有合唱,大多是由演唱者自由創作,每句七字、每首四句,也就是所謂的「七字仔四句聯」。

人間國寶陳英:『(原音)我唱歌是都自己自編的啦,自己想的這樣,想說我們恆春、我們在這裡做工作,就唱這些歌這樣、編這些詞這樣,就像說這個地方有什麼,我們就唱什麼,來湊4趴這樣啊。』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陳俊斌:『(原音)他們在唱這些歌的時候,基本上他只帶一個韻出來,就是你可以發現說那些都有固定的套式可以用,那你只要把前面那個套式拿來用,就可以後面很快的加一些你真正要表達的意思。』


「人間國寶」陳英阿嬤的父母與走唱藝人陳達熟識,憶往歷歷在目。

不過,即便「恆春半島民謠」象徵台灣的生命力,也被外界視為是台灣建構音樂文化自主精神的根源之一,但是傳統曲調悲苦、唱詞跟生活脫節,一度面臨式微。直到1967年,音樂家許常惠以及史惟亮發起「民歌採集運動」,發掘當時已經62歲的走唱藝人陳達,才讓外界重新關注到半島的在地民謠。

人間國寶陳英:『(原音)那時候只有陳達唱給人家聽這樣,(只有他這樣?),對,只有他四處唱給人家聽,人家就打賞給他,那時只有陳達在唱而已。』
1967年,音樂家許常惠和史惟亮發起「民歌採集運動」,發掘走唱藝人陳達,讓外界重新關注半島民謠。圖為已出版的音樂作品。

月琴搭配民謠深植人心 是近20年發展現象

這一首由陳達自彈自唱的「思想起」,低沉嗓音勸人勤奮工作,一把月琴搭配演唱的印象深植人心,但是事實上,早年半島民謠大多只是隨口吟唱、少有樂器伴奏,而會有這樣的轉變,卻是近20年來才發展出來的現象。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陳俊斌:『(原音)車城彈樂器的人是比較多的,滿州幾乎沒有,那恆春介乎這中間,我們因為受到那個陳達的影響太深了,就是說像我們後來做研究的人去那邊,然後跟他們講說「喔,你知不知道陳達怎樣?」,會講的都是陳達,所以他們才開始想說「喔,原來這些來錄的人,喜歡聽像陳達那個東西,所以他們才回過頭去模仿陳達。』

源自恆春半島的曲調,隨著學者進駐研究、加上政府部門推動鄉土教育等因素,逐漸重獲外界目光,屏東縣政府也自2008年舉辦「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邀請表演團隊登台、舉辦民謠比賽等等,還曾經創下「月琴千人傳唱」的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地方每年的大型活動之一。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長吳明榮:『(原音)都是在學校,還有社區、大學,還有社區的這些民謠協會,其實都是一起加入進來的,就是公私部門啊,那個不同的領域會進來,這個是剛開始的時候,但是,當這樣的東西連續幾年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大家好像有一點點覺得,好像就是這個樣子了。』


屏東縣政府舉辦的「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曾創下「月琴千人傳唱」金氏世界紀錄,為地方每年的大型活動之一。(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推動鄉土教育,讓半島民謠從小扎根。圖為恆春大光國小藝術老師王煌鵬(左1)結合民謠與舞蹈,讓學生親近民謠。

半島民謠再出發 創意來自在地年輕人

「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舉辦10年以來,活動卻略顯疲態,讓縣政府決定在2018年大幅轉型,試圖讓半島民謠以創新型態再出發,而合作對象,則是一群來自在地的年輕人。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長吳明榮:『(原音)那個時候我會發現,其實有一個滿特別的地方就是,恆春跟墾丁好多南漂的這些年輕人,他們其實基本上對文化都有某種程度的那個認知,然後我發現這一群人,他們很願意在地扎根,那很喜歡這種傳統的文化,因為很多人是音樂人、從事藝術文化的這樣的人,所以我覺得非常非常的有趣。』

這一群年輕人來自台灣各地,有的世居在此、有的來此創業多年,因為恆春鄉土的連結,將這一群音樂人與文化人串接在一塊。只不過,當年輕人遇上傳統民謠,又會擦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這一天傍晚,月琴彈奏的垃圾車音樂聲,就顯得特別不一樣。『(現場音)鄉親喔,垃圾車來了,大家平安,我是屏東縣長潘孟安,落山風起,2020半島歌謠祭將在~』

「半島歌謠祭」策展人張彥頡來自桃園,為愛搬遷恆春多年,談起他重新規劃「半島歌謠祭」的第一步,則是決定走入居民的日常,強調「民謠」跟「在地生活」的關係。只是「創新」跟「守舊」說來簡單,首先得先面臨來自長輩的質疑。

半島歌謠祭策展人張彥頡:『(原音)但是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守舊如新」,舊的東西還是永遠保存,但是新的要不斷創作,所以我們就走進每一家阿嬤的家裡面,看她的工作、聊她的子女、聊她的人生,我們才知道每個阿嬤她從她的嫁娶經驗,然後她教育小孩子的過程,到民謠、唱民謠被家人反對,還會被打喔,以前有些阿嬤是被打的,所以當我們挖掘這些故事之後,才有辦法去做「半島歌謠祭」這樣一個重新去想像,在地怎麼被尊重的事情。』


策展人張彥頡規劃「半島歌謠祭」的第一步,是走入居民日常,強調「民謠」與「在地生活」的關係。(張彥頡提供)


「半島歌謠祭」團隊人員下鄉田調,了解在地阿嬤的故事。(楊雅儒提供)


「半島歌謠祭」由一群在地年輕人發揮創意策畫。圖為活動開幕前開會。

團隊深入鄉間 挖掘半島在地故事

面對在地的擔憂,張彥頡與團隊花了大半年時間深入鄉間,陪阿嬤聊天、聽在地民謠的故事,除了邀請國內外音樂人來台交流演出,也讓在地居民出演舞台劇,甚至安排阿公阿嬤在街頭開唱,試圖在「不失傳統」的前提下,讓半島民謠以多樣化的面貌展現。

『(現場音)思想起~各位貴賓大家好~~~~』

半島歌謠祭策展人張彥頡:『(原音)其實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這些阿嬤都是素人,他們其實真的沒有所謂的上大舞台表演的經驗,所以我們其實很感謝的是協會,不管是滿州民謠跟恆春民謠協會,其實都有點連哄帶騙,跟阿嬤講說「唉呦,妳就是上去唱歌,大家都喜歡聽妳唱歌啊」、跟他們講說「妳唱歌唱得很棒」,然後他們才願意站上台。』


「半島歌謠祭」活動規畫多樣,圖為在地阿嬤在街頭開唱的「詩市集」。

另外,團隊也邀請來自南美洲、日本等地的音樂家深入社區,與在地傳藝師生活一個月,利用傳統民謠為元素合作共創新曲,除了希望讓民謠更具風格跟表情之外,也能夠拉近跟年輕人的距離。

半島歌謠祭策展人張彥頡:『(原音)那當當代所有的年輕人如果聽不懂這故事,如果不願意用恆春民謠去演唱了,那這個文化隨時都會斷層,我們就把年輕的音樂人,用駐村的方法,必須要用我們的古調創作,「老調新聲」誕生了,那觀眾也可以透過流行音樂重新去認識古調,那他們也會喜歡民謠。』

半島歌謠祭策展人張彥頡:『(原音)在這個半島上,經過不同的族群融合,閩南、客家到卑南族、排灣族的融合之後,才誕生了今天所謂的「恆春民謠」,你聽不懂我在唱什麼語言沒關係,但是你喜歡這個音樂,那你就會想要去瞭解我的故事,我覺得這個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半島歌謠祭」邀來日本藝人渥美幸裕(右1)與半島在地長輩共創新曲​。圖為登台表演狀況。(屏東縣政府提供)​​​​​​


「半島歌謠祭」廣邀國內外音樂人來台交流。圖為澳洲樂團 Amaru Tribe 於 2019 年來台表演。(屏東縣政府提供)

傳統民謠換新貌 在地居民感受深

而這樣傳統民謠的新改變,讓在地居民就說。

恆春居民吳珍儀:『(原音)我們會去聽啊,那個東西、那個音樂是你聽得下去的,因為你真的是如果單純聽民謠,我跟你講,我可能站個一小時,我可能就買個東西我們就走了,前幾年都是這樣,可是,當他們很認真的去跟阿嬤去做結合,哇,很酷耶。』

恆春居民黃小姐:『(原音)我昨天觀察到是很多外地的年輕人,他們是很投入在看阿嬤的表演,對,那我覺得這也是把恆春這個珍貴的文化,讓台灣其他人知道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對,所以半島歌謠祭,我們每年都會來參加啦,哈哈哈。』

無論平日以賣檳榔為業的先女阿嬤、在街邊賣青草茶的却銀阿姨,或是賣魯肉飯的董娘阿姨,都在這一晚化身為街頭藝人,唱民謠、也唱生活,而這樣的成果,也讓他們感受很深。

滿州阿嬤王洋月:『(原音)你如果說,全部都是我們古調那個彈下去,彈到一半,人就跑了一半了,所以我覺得好像,這對我來說,我是覺得這是好的、這是加分。』


高齡 88 歲的「檳榔西施」黃楊先女阿嬤(中)在「詩市集」街頭開唱、講故事。


半島歌謠祭「詩市集」吸引不少人聆賞。

恆春阿嬤林秋月:『(原音)以前的恆春民謠,大家所熟悉的只是「思想起」,而且是那種很沉悶、很悲苦的東西,所以我覺得藉由外地進來的年輕人,幫助我們一起把民謠做一個創新的演出,其實我還蠻欣賞,而且也非常贊同這樣子的做法,我很期待恆春民謠有更新的發展。』

恆春半島民謠,源自土地、來自庶民,如今走過百年,隨著落山風起、阿嬤撥弦吟唱,不僅將在地民謠唱往世界,也吹起了一場音樂革命。


轉型後的「半島歌謠祭」活動從在地出發、拉近與現代生活關係,無論音樂表演或比賽活動都吸引不少青年朋友參與。


「半島歌謠祭」規劃民謠比賽項目,不少小朋友精心打扮,也在台下觀摩其他團隊演出。


來自學校的在地團隊發揮創意,將傳統民謠融入戲劇演出,參與「半島歌謠祭」民謠比賽。


恆春大光國小學生結合車鼓陣、傳統民謠,於「半島歌謠祭」踩街演出,吸引群眾目光。

延伸閱讀

 【恆春半島的那首歌】系列報導 ↓
✦系列2/ 你的古調 我的新調
✦系列3/ 阿嬤唱歌給你聽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