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我OK你先打?中國大量輸出疫苗 但境內接種率卻只有3.56%

  • 時間:2021-03-10 10:59
  • 新聞引據:、法廣
  • 撰稿編輯:陳文蔚
我OK你先打?中國大量輸出疫苗 但境內接種率卻只有3.56%
中國國藥集團子公司中國生物(CNBG)研發的武漢肺炎(COVID-19)疫苗。(中國生物官網)

中國向開發中國家大肆供應COVID-19疫苗已達60多個國家,就在積極進行疫苗外交之際,日前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卻披露一個嚴峻的數字表示,目前為止,中國只有3.56%的人接種了疫苗,《法廣》報導,外界認為,中國疫苗的產能不足以及民眾因對疫苗信心不夠導致施打意願不高之下,中國緩慢的接種率在全球抵抗力因疫苗而增加後,恐將成為世界防疫缺口,。

中國全國政協發言人郭衛民日前表示,截至2月底,中國已累計接種COVID-19疫苗5200多萬劑次。若按照中國14億人口計算,接種率尚不足4%。而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日前也點出,中國只有3.56%的民眾注射了疫苗,不僅遠低於美國、以色列、英國,也比歐盟低得多,鍾南山表示,中國目標是7月底前讓40%人口接種。而另一位專家張文宏日前也在專訪中委婉表示,「由於中國民眾被保護得很好,反而有免疫缺口」。

低估疫苗戰爭的危險

追究為何中國明明大肆對外輸出疫苗,但國內接種率不如歐美?中國的安邦智庫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認為,「中國實際是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由於中國在防疫成就上的宣傳比較高調,很早就宣布了「各種成功」,這使得世界科技界不太願意與中國配合,渡過難關。該項研究更稱,中國可能低估了「疫苗戰爭」的危險。

報告認為,當前疫苗接種將把世界分為有抵抗力的世界與無抵抗力的世界,而中國不能只停留在社會性防控形成安全框架之內,必須加入有抵抗力的世界之中。同時,中國巨大的疫苗需求量與疫苗產能、購買可能性、接種能力之間,會造成一定的缺口,可能形成階段性的困難,因此,中國不能低估「疫苗戰爭」的危險性。

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日前也批評中、俄兩國,質疑中、俄兩國為什麼放着本國那麼龐大的人群不去接種,卻把疫苗當外交工具,大肆渲染如何如何幫助60多國提供疫苗?這話意味着,中俄兩個大國,不要華而不實地作秀,把本國的疫情解決了,本國的免疫力大幅提高了,對世界的貢獻就比什麼都大。

《法國世界報》則報導,中國疫苗接種的問題,一個是產能的問題,一個是民眾是否信任國產疫苗的問題,也就是供給和需求都有問題!報導認為,中國目前共開發17種疫苗,其中7種進入三期試驗,這其中又有四種獲中國政府批准上市,這四種中就有兩款由國藥出產、另外兩個是科興和康希諾生物。

疫苗醜聞歷歷在目影響施打意願

雖然中國國藥稱有能力在2021年生產10億劑疫苗,甚至「每年生產30億劑」,不過,現在離這個數字仍然距離遙遠,中媒報導指出,國藥兩個廠的年生產力為兩億兩千萬劑,科興則稱,六月開始,可每年出產20億劑疫苗,比目前的能力超出四倍。康希諾則表示將目前的年生產能力提高一倍,達致5億劑。

另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對國產疫苗的信任度,《法國世界報》指出,疫苗的話題在中國極其敏感,過去頻出現的疫苗醜聞以及假藥醜聞,導致中國人對本國藥品的信任度有限。報導還指出,中國人會讚揚政府如何領導抗疫勝利並不稀奇,但你去問他會不會注射國產疫苗可能就很猶豫。還有一個原因,中國目前幾乎沒有新確診病例,也使得人們不願接種。

報導還指出,如何能說服中國民眾自願接種,也許需要中國領導人作表率,中國媒體不厭其煩地報導外國元首如何帶頭接種中國疫苗,但是,無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是總理李克強,都還沒有伸出自己的胳膊。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