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資不再爆買 黯然退出美國商業地產市場

  • 時間:2022-09-21 16:55
  • 新聞引據:、華爾街日報
  • 撰稿編輯:陳文蔚
中資不再爆買  黯然退出美國商業地產市場
知名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在被已經解散的中國安邦保險集團買下後,因安邦破產現改建公寓出售。(維基百科)

中國買家一度曾經瘋狂搶購美國商辦、酒店等地產,但《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幾年這種一擲千金的瘋狂買盤似乎開始消退。報導指出,近年中國企業轉為淨賣出美國商業地產,幾乎吐出過去投入大半資金,這一轉變,除中國嚴控中企海外投資之外,美中關係轉差也被認為是原因之一,同時也令人想起日本經濟泡沫往事。

《華爾街日報》引述MSCI Real Assets(MSCI實物資產指數)數據顯示,2019年初以來,中國企業已淨賣出236億美元的美國商業地產,而這代表著一個重大轉變,根據MSCI的數據,2013年至2018年,中國企業淨買入將近520億美元的美國商業地產,短短三年多以來,中國資金已經退出大半。

中國買家一度瘋狂搶購美國老舊商辦、開發用地和酒店等標的物,特別是在紐約曼哈頓地區,他們經常一擲千金,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已經遭到清算解散的安邦保險集團(Anbang Insurance Group Co.)曾在2015年以19.5億美元收購了紐約知名的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是有史以來美國獨立酒店獲得的最高收購價,當時引發市場關注。

中國政府打擊中企海外投資降溫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Greenberg Traurig LLP)亞洲房地產業務主席羅斯坦(Joel Rothstein)指出,中國對美國房地產的投資約四年前開始下降,當時適逢中國監管部門開始採取措施擴大企業向海外轉移資本的難度,導致活躍的買家遇到財務問題。此外,中美政治關係惡化也是使投資降溫的一個原因。

報導表示,中企資金雖未在整體地產投資市場上佔很大比重,但中企卻能夠影響市場,因為當中企砸重金購買紐約知名大樓時,這些交易往往成為周邊地產的交易指標,帶動其他交易金額上揚,而紐約的地產交易,也經常是其他地區的地產價值指標,推高了美國各地的房產價格。

但指標事件則是中國海航集團(HNA Group Co.)的衰退,報導指出,海航集團曾在2015年到2017年在全球收購知名建築,但2018年海航集團陷入財務困難後,出售了手中大部分美國房產的所有權,隨著海航的挫敗,其他中國企業也紛紛撤退,包括中國泛海控股集團(China Oceanwide Holdings Group)、大家保險集團(Dajia Insurance Group Co.)等,都陸續出脫手上的地產標的。

有日本經濟泡沫影子

報導提及中國投資者最近經歷困境與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席捲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日本投資潮頗有相似之處。當時日本企業高價購入像是紐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等地標性建築,但因經濟泡沫而蒙受了巨大損失。不過目前中國企業並未完全放棄美國市場,例如已經消失的安邦保險集團高價買下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目前一部分客房正在改建成公寓,即便不敷成本。

例如,從業已不復存在的安邦保險集團手中接過資產的大家保險正在把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的部分客房改建成公寓出售,而地產業不擔心沒有新的買家投入,預期韓國、德國和新加坡資金可望填補空缺。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