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新聞辭典:「小院高牆」戰略

  • 時間:2023-08-16 14:5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程寬厚
新聞辭典:「小院高牆」戰略
新聞辭典:「小院高牆」戰略 (路透社/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9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限制美國的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公司以及合資企業投資中國的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半導體三大敏感科技領域,而拜登政府的此一政策,視外界視為「小院高牆」戰略,希望能藉此確保美國在下一代軍事創新上保持至關重要的優勢地位。

而究竟什麼是「小院高牆(Small Yard, High Fence)」戰略?時間推回到2018年10月,這個對華科技防禦的策略,最初是由美國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 的高級研究員薩姆.薩克斯率先提出。其主張美國政府需確定與美國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核心特定技術和研究領域(即「小院」),並劃定適當的戰略邊界(即所謂的「高牆」) 。

面對「小院」之外的其他高科技領域,美國政府將重新推動兩國合作,甚至不排除白宮在評估美國國內政治壓力後,調整對華關稅的可能;但在「小院」之內的核心技術,白宮則將築起更高的「籬笆」,採取更嚴密、更大力度的對華科技封鎖。

而這個概念後來在2020年11月由國會「中國特別工作組」發表的長篇政策報告正式提出,該報告題為「如何應對中國的挑戰:美國的技術競爭新戰略」。聚集了美國科技界、學術界和政界各路精英的「中國特別工作組」,在報告中反思了川普政府對華全面科技封鎖的政策,認為在科技領域,美國對華應採取「小院高牆」的針對性打擊辦法。

以這次拜登簽署的行政命令為例,很明顯地,所謂的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半導體三大敏感科技領域,就是被美國政府視為核心高科技項目,而列入了「小院」當中,拜登政府並藉由相關投資禁令,為小院樹立「高牆」,希望能藉由阻絕對中國的相關投資,對特定科技項目進行精準打擊。

而相對於川普時代全面科技封鎖的一刀切政策,小院高牆戰略有著更細膩的身段。根據美國相關智庫的報告顯示,美國朝野已經就「小院高牆」,形成對華科技脫鈎的新共識。像美國商會在報告「理解脫鈎:宏觀趨勢和行業影響」中指出,美國如果與中國全面脫鈎,將會付出非常高的代價,美國只有針對性地與中國部分脫鉤,才能更好保護美國的安全和利益。

而這也是拜登政府在制定制裁中國政策時,面對美國相關企業不同聲音時,必要的考量,同時也是小院高牆戰略得以出線的原因之一。

只是,這樣的「小院高牆」戰略是否真能力壓中國高科技發展?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楊一逵就認為,其中成敗的關鍵就在政策拿捏的力度。他進一步分析,如果美國政府將這項政策限縮得太緊,反而會逼著中國的廠商,還有市場去尋找出路,但是如果說它拿捏的恰到好處,只有在真正小範圍的高階,還有關鍵的技術進行限制,那中低階的晶片維持中國對美國的依賴,那它確實可以大幅降低中國市場投入研發經費的意圖 ,因此如何拿捏好限制範圍,絕對是這個政策是否成功的關鍵。

然而,依照谷歌前任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領導的智庫「中國戰略組」出版的「非對稱競爭:應對中國科技競爭的戰略」報告,其中就強烈建議,美國不能單打獨鬥,必須建立科技聯盟。報告並呼籲建立由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荷蘭、韓國、芬蘭、瑞典、印度、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組成「科技12國(T-12)論壇」,共同應對來自中國的科技競爭。

如今看來,對中國的科技圍堵,拜登總統只是開出第一槍,在小院高牆逐漸成形後,如果科技聯盟再隨後跟上,中國高科技的發展最後似乎僅能淪於小院中坐困愁城。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