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疫後經濟逆轉:從全球融合到供應鏈重組

  • 時間:2023-08-28 08:17
  • 新聞引據:美國之音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疫後經濟逆轉:從全球融合到供應鏈重組
示意圖。(pixabay圖庫)

美國之音報導,全球正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其中包括貿易壁壘的增加、人口老化以及從化石燃料轉向再生能源的趨勢。這些因素預計將在未來數年內加劇全球通膨壓力,使得各國中央銀行在控制通膨上面臨更大的困難。

過去幾十年,全球經濟一直朝向更大的融合發展,商品在各國之間自由流通。這使得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便宜的商品,同時也保持了相對較低的通膨率。但這一趨勢也導致了許多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流失。

然而,新冠病毒疫情後,這一融合趨勢似乎出現了逆轉。許多跨國公司開始考慮將供應鏈從中國移出,並在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生產更多的產品。這一轉變尤其體現在半導體晶片的生產上,這些晶片對於汽車和電器產品至關重要。為了鼓勵這一趨勢,美國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補貼。

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投資也可能對通膨產生影響。雖然這些投資對環境有益,但它們可能會增加政府的借貸和對原材料的需求,從而推高價格。此外,隨著全球人口老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退休而不是繼續工作,這也可能導致供應短缺,進一步加劇通膨壓力。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指出,新的經濟環境可能帶來更大的價格衝擊。隨著對綠色技術的需求增加,相關的金屬和礦物價格可能會上升。這將使得各國央行在控制通膨上面臨更大的挑戰。

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中國在美國進口中的份額在2017到2022年間下降了5%。這一變化可能與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以及供應鏈的不穩定有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全球化的結束,相反,我們可能正處於一個「大重新分配」的時代,其中一些生產活動可能會返回到美國。

總的來說,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轉折點。新的挑戰和趨勢將決定未來的經濟格局,而各國央行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以確保經濟的穩定和增長。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