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廉價電動車大舉進軍 歐洲反補貼調查迎戰

  • 時間:2023-10-11 12:00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CNN、FT
  • 撰稿編輯:張雅涵
中國廉價電動車大舉進軍 歐洲反補貼調查迎戰
中國電動車大舉進軍歐洲市場,衝擊歐洲車廠獲利,歐盟可能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於10%的標準稅率。(示意圖/CHUTTERSNAP/Unsplash)

歐盟10月初宣布針對中國政府對電動車的補貼正式展開調查,結果將在11個月內作出,面對廉價的中國電動車大舉進軍歐洲市場,衝擊歐洲車廠獲利,歐盟可能提高對中國電動車的徵稅,導致北京不滿,歐中貿易戰是否將起,引發關注。

中國大力補貼電動車 歐盟正式開啟調查

歐盟10月4日宣布,針對中國對電動車進行非法補貼已正式展開一項調查, 引發北京憤怒。北京對歐盟警告說,這項調查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且「將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在美國領導封鎖中國晶片發展的科技戰持續之際,專家關注,歐洲和中國近來針對電動車補貼的爭端將成為另一場科技戰焦點,以及是否可能導致一場貿易戰。

一般認為,歐盟之所以採取這項行動有其道理。近年來,受中國官方大力補貼的中國電動車大舉進軍歐洲市場,引發了人們對歐洲汽車製造商未來的擔憂。

BMW執行長齊普策(Oliver Zipse)警告稱,歐盟從2035年起禁售新出廠的傳統汽車,加上來自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可能會迫使歐洲汽車製造商停止生產面對大眾消費市場的汽車。雷諾執行長梅奧(Luca de Meo)表示,中國競爭對手「比我們領先一代」。

歐盟展開補貼調查 可能提高對中國電動車徵稅

中國電動車大舉進軍歐洲市場,與產能過剩有關。由於中國政府的大力補貼,中國現在生產的電動車數量超出預期。大約200多家中國電動車商的產能預計將超過1,500萬台,約為中國國內預期需求的2倍。產能過剩的情形在電池製造領域更為嚴重。

然而,這些電動車價格低廉,而且越來越先進,高度的性價比在歐洲吸引越來越多人購買。

汽車產業分析公司Jato Dynamics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車比歐洲電動車便宜約40%,比美國便宜50%。

總部位於深圳的比亞迪(BYD)汽車並有望在今年超越特斯拉(Tesla),成為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品牌。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導,這讓德國和法國汽車產業高層近來對中國電動車構成的日益嚴重的威脅發出警報。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因而在上個月宣布,布魯塞爾將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

這項調查已從10月4日開始計時,若確認存在不公平競爭,歐盟可能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於10%的標準稅率。

地緣政治影響 歐洲市場成中國電動車成長關鍵

歐洲之所以成為中國電動車的海外銷售主力市場,也和中國經濟下滑與地緣政治相關。

金融時報(FT)報導,在過去十年來中國政府的大力補貼下,中國電動車產業已經面臨到產能過剩問題,而由於美中競爭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讓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變得複雜。

這讓歐洲成為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尋找新市場的重點目標,並為歐洲汽車製造商帶來了新的緊迫性,以追趕上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和競爭力。目前,中國出口的汽車中有近一半銷往歐洲,與去年相較成長了約60%,而其中大約三分之二是電動車。

金融時報指出,歐中對於電動車的爭執讓人想起在1970年代,美國對於日本汽車崛起的擔憂;但目前,歐洲道路上行駛的中國品牌電動車數量仍然相對較少。

事實上,在中國向歐洲的出口中,近40%是特斯拉。歐洲和中國的合資企業則佔十分之一。 但儘管如此,中國電動車出口的成長速度比專家先前預期的要快許多。

在另一個重要市場東南亞,中國汽車製造商佔據了主導地位,佔該地區電動車銷量高達四分之三。 因此,中國電動車產業要尋求進一步成長,歐洲便成為關鍵市場。

歐車商需要創造競爭優勢

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問題預計將持續,到2025年,約50家中國電動車公司的產量預計將超過中國國內市場需求4倍。

另一方面,中國也大力投資於鈉離子電池技術開發,這種電池可用於較小型的電動車上,儘管能量密度比主流的鋰電池要低,但成本約為鋰電池的一半。

這些因素都可能讓中國電動車進一步降價,而小型、廉價汽車蠶食市場的策略在過去一直是有效的。相較之下,在過去8年裡,歐洲車廠的電動車價格呈現上漲趨勢。

與此同時,歐盟的目標是,讓道路上的電動車數量從2022年的約300萬輛,至2030年增加到至少3,000萬輛。這將推動該地區大眾消費市場電動車領域的成長。

專家認為,若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更高的關稅,可以贏得時間,緩和中國電動車市佔率的成長,但與此同時,歐洲電動車製造商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加緊投資成熟技術,以降低生產成本,讓歐洲電動車製造商在成本上更具競爭力。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