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如何維繫台灣經濟亮眼表現?四點建議應對全球產業布局與外貿連結

  • 時間:2023-12-07 16:4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如何維繫台灣經濟亮眼表現?四點建議應對全球產業布局與外貿連結
台灣經濟的強勁表現與對外經貿關係的拓展,除我國自身的努力外,也受到近年國際政經局勢變化所導致。(圖/Patrick Robert Doyle)

近期台灣經濟成長與對外經貿進展

近年來台灣經濟發展亮眼。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22年台灣為全球第17大出口國,貿易總值突破9000億美元。除貿易表現外,台灣人均GDP在近年來亦大幅成長。據主計總處資料,台灣人均GDP在2022年來到32625美元,並超越同年南韓的32254美元。

再者,近年台商回國投資與外來直接投資(FDI)的金額也顯著增加。據經濟部統計,2022年僑外來台投資達133億美元,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的最高紀錄。包含民間投資的固定資本支出亦自2016年的3.8兆台幣上升到2022年的6.3兆台幣,顯示外資與台商持續投資台灣的熱潮。

除前述亮麗的經濟表現外,台灣對外經貿關係在近年亦屢傳佳音。首先是2021年我國與美國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在今年六月簽訂首批協議;其次,我國與加拿大在今年十月宣布完成《投資促進與保障協議》(FIPA);最近則是與英國在十一月簽署《提升貿易伙伴關係協議》(ETP),並在11月底進行首次個別領域諮商。上述對外經貿關係的重大進展,適足反映近年來各國對台灣經貿地位的重視。

前述台灣經濟的強勁表現與對外經貿關係的拓展,除我國自身的努力外,也受到近年國際政經局勢變化所導致。因此,本文試圖從全球政經格局的變動來剖析近年來台灣全球產業布局與對外經貿發展的背後邏輯,並提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全球金融風暴點燃全球化時代的終結

台灣作為一個以對外貿易為經濟發展主要動能的國家,出口占整體GDP比重達六成以上。此特點亦使得台灣經濟容易受到國際局勢變動的影響。雖然台灣企業向來以靈活與彈性著名,但全球政經格局的變動仍對會台灣未來產業發展造成深刻影響。因此,對過去與當前全球政經脈動的理解,是掌握未來國際經濟發展趨勢的重要基礎。

當今經濟全球化的碎裂可追溯於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該風暴不僅為自冷戰終結後蓬勃發展的經濟全球化予以重擊,亦對西方國家推動全球化的美好許諾產生懷疑。受到沉重打擊的西方民眾,對全球化導致產業空洞化、失業高漲、貧富差距等現象極為不滿,致使2016年英國成功脫歐及以「美國優先」的川普贏得總統選舉。因此,全球金融風暴可說點燃了經濟全球化終結的引信,而為後續的全球政經變動揭開序幕。

貿易戰與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

在2018年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川普,企圖透過對中國商品課以高關稅,以迫使跨國企業將生產基地移出中國,並期待重振美國的製造業。雖然貿易戰的成效多被質疑,但美中貿易衝突對既有的生產供應鏈造成衝擊,而為供應鏈的移轉打開了大門。包含台商的許多跨國企業因為美中貿易戰而撤出中國,轉移至印度或東南亞。也有許多台商因而鮭魚返鄉回台投資,使台灣成為此貿易戰的獲益者之一,導致前述台灣近期外資流入的增加與對外貿易的成長。

雖然美中貿易戰導致「美中脫鉤」的口號被喊的震天價響,但尚未完全動搖全球化下長期建立的供應鏈根基。但2020年Covid-19疫情的全球蔓延及所引發的供應鏈混亂,加劇對既有全球產業分工與供應鏈穩定的憂慮。以往建基在全球化下可信賴之供應鏈,卻在疫情重創下而出現斷鏈等情況,而對深刻參與及依賴全球產業分工的國家造成嚴重打擊,因而引發強化供應鏈韌性的訴求。


美中貿易衝突對既有的生產供應鏈造成衝擊,而為供應鏈的移轉打開了大門。 (示意圖/Barrett Ward)

供應鏈中斷凸顯半導體產業的國安問題

由於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連帶使得作為現代科技生活所需的半導體之重要性益發受到國際矚目。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及掌握高階晶片製造技術的台灣因而受到各國關注。連向來對台灣態度冷淡的德國,皆傳出其經濟部長致函給我國經濟部長要求能否優先提供其德國車廠所需晶片的例子,凸顯我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經濟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然而,因疫情引發的晶片短缺也讓各國體認到,是否應將對其經濟與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的晶片製造,全然依賴於一個面臨高度地緣政治風險的國家。簡言之,全球疫情加劇各國的國家安全考量,除了疫苗、醫療防護器具、糧食外,確保晶片無虞也成為各國領導人在維繫國家安全的當務之急。這除了彰顯後疫情時代各國對既有供應鏈信任程度降低外,各國也意識到以往經濟全球化時代以生產效益作為選擇生產地點的唯一標準,已經不再適用。因此,鼓勵半導體廠商在本國投資生產遂成了許多國家降低依賴風險的政策。

例如,美國拜登政府在2022年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企圖透過優惠措施將半導體製造移回美國。我國的台積電及韓國的三星皆在美國政策利多下宣布在美國建廠。執全球高階半導體製造之牛耳的台積電遂成為各國爭相攏絡的對象,也連帶引發各國對台灣的重視,而為近期我國對外經貿關係的拓展埋下種子。在滿足各國國安需求與擴大產業布局的思考下,台積電遂在近年接連宣布在日本及德國設廠,而凸顯國際政經局勢影響台灣產業對外發展方向的事實。

俄烏戰爭宣告全球化時期的終結

在美中貿易戰與全球疫情接連重創全球製造供應鏈後,2022年俄烏戰爭可說是正式宣告後冷戰時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結束,並凸顯長久被壓抑在經濟全球化所允諾之富裕與繁榮願景下的地緣政治衝突正式被揭開,而使得國家間的地緣衝突議題再次成為影響當今國際政經格局的最關鍵因素。

俄烏戰爭不僅代表著國際社會進入群雄並起的多極體系,亦加劇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中俄等威權國家的對立。拜登政府宣示與中國激烈競爭的政策,使得川普時期的美中貿易戰轉變為全方位的霸權競爭。換言之,以往在經濟全球化下可被忽略的國安因素再次成為政策主軸,而且是最重要的國家優先。近期美國政府對晶片技術設備及AI產業輸往中國的嚴格控管,以充分證明國家安全高於經濟利益的政策趨勢。

結語:台灣產業布局與對外經貿發展方向

總之,台灣近年經濟的亮麗表現與對外經貿關係的拓展,與近來國際政經格局的變動密不可分。美中貿易戰導致台商的回流與供應鏈的遷徙;全球疫情加速供應鏈調整,並使得台灣半導體產業成為各國爭取的對象,因此各國願意與台灣強化經貿連結;俄烏戰爭加劇國際政經格局的分裂之勢,令國安因素影響各國經濟政策的必要考量。基於上述,筆者提出台灣未來的產業布局與對外經貿方向的四點建議供參考:

一、地緣政治因素與其風險需納入產業布局的思考;

二、地緣政治下供應鏈重組是拓展與相關國家經貿關係的契機;

三、因應國際間日趨嚴格國安規定,應強化對相關供應鏈廠商與銷售市場潛在國安風險評估;

四、利用供應鏈重組趨勢來積極分散市場,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及強化供應鏈韌性。

作者》邱奕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科學中心副教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