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科目三」凸顯尷尬表演走紅的文化現象

  • 時間:2023-12-21 14:2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科目三」凸顯尷尬表演走紅的文化現象
某餐飲品牌的店員在店內大跳「科目三」,讓其熱度持續攀升,但其實顧客褒貶不一。(網路影片截圖)

「科目三」紅遍網路! 有中國網友批評「人類智商集體下降」、「無腦的社會」。 不過,誰能想到呢? 今時今日,中國最具世界影響力的舞蹈作品竟然是「科目三」,中國大人們朝思夢想的中國文化輸出,由「科目三」滿分實現了,這個廣度和力度,堪稱是舞統全球。

「科目三」梗 中國新的內聚力正在逐步形成?

「科目三」舞蹈不是新產物,它存在時間之久,以至於已難以追溯其原始出處和名字來源,發源於廣西的一種舞蹈形式,是五花八門的說法中為數不多的統一的資訊。 不過,考據難並不妨礙其走紅,尤其是在某餐飲品牌部分門店就餐店員可提供跳「科目三」服務後,其熱度更是持續攀升。

與此同時,爭議也來了。 一方面有顧客吐槽「扭來扭去,跳舞讓人感覺不適」、「跳舞的人不尷尬,坐在一旁吃火鍋的我很尷尬」; 另一方面也有網友表示學跳「科目三」能解壓、能鍛煉身體,還有街舞世界冠軍將改編後的「科目三」搬上了舞台。 社交平台上眾人的爭相模仿、再創作,風潮甚至刮到了非洲、英國、俄羅斯等,也登上國際體育舞蹈的賽場。 年輕人在社會上壓抑太久,跨越山海的載歌載舞,是否透過舞蹈擺脫抑鬱?

由於短影音爆火,許多人的碎片化時間都留給了短影音。 現在網上關於「科目三」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些人解釋跳「科目三」可能只是人們無聊時的一種消遣方式,也不乏一些缺乏關注的朋友通過這種方式來得到一些心靈上的慰藉,認為跳舞只是一種消遣。

身分確認的途徑 「土味」文化未必不能吸睛

「科目三」是青春活力還是惡搞低俗,網上眾說紛紜。 不過,「科目三」流行到了海外,它究竟有何魅力能成流量密碼? 其背後反應出了哪些現象? 一個在中國網站討論也很熱門的問題,那就是「科目三」在台灣也很流行?

這個討論的緣由在於有台灣街舞舞者拍了一個「挑戰科目三」的抖音,其中有台灣年輕人表示全班都會跳,這個流行現象有小粉紅表示激動,中國網友更嗨爆,真正文化輸出到台灣了。 許多人看到在野黨前主席都可以跟著示範搖起花手和民眾大跳「科目三」,還有在「小小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還有參選人的「我姓石」、「求佛」,都引發討論

直言之,「科目三」儼然成了一種身份確認的途徑,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科目三」已成為身份確認的方式,並能與其他喜歡這種舞蹈或觀看表演的人形成同溫層,不能輕忽這個現象。 無論是瞭解、會跳這種舞,還是直接去餐飲店看「科目三」表演,可以與許多素不相識的人屬於同溫層,此刻也許說不清這樣的有何特性、意義,但這在茫茫網路中卻極具吸引力,由此產生的認同感甚至能跨越距離與語言。 當台灣國高中生紛紛跳起「科目三」,大人誰又不是先驚訝,接著就是了然地揚起嘴角呢? 或是皺緊眉頭呢?

「文化羞恥」與春晚表演的接受度

有諺語說道:「羞恥存在於注視之中。」 『羞恥文化』的深層含義是自己的行為不會造成別人的麻煩,尊重義理和人情。 對照來看,「文化羞恥」就是越瞭解的越覺得尷尬,不瞭解的反而覺得有意思,所以海外比中國境內火。 這麼流行讓中國網友們紛紛預測「科目三」會上春晚嗎? 已經有中國網友都寫出了小品劇本,當兩個人發生交通碰撞,交通警察來調解,A車主問B車主你是不是「科目三」沒過啊,B車主說怎麼可能,然後跳起了「科目三」。

眾所周知,在審美觀念多元化的當下,不能輕視或歧視那些給廣泛人群帶來快樂和趣味的民間文化。 只要形式內容不超越底線,應該尊重並接納這些表達方式。 「科目三」作為一種舞蹈形式在技術、創意和藝術性上是有局限性,它缺少對舞蹈基本功和情感表達的深入追求,難以與傳統舞蹈相媲美。

因此,作為流行文化在評價「科目三」的時候,我們需要理解「從眾心理」在起作用,一個事物在小範圍內傳播時影響力並不會太大,但一旦被更多的人熟知,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跟風現象,或被加碼成為統戰宣傳。 在這個網紅現象流行得快、涼得更快的時代,誰又會知道一首歌、一支舞能走多遠呢?

作者》吳建忠 現職為國立大學副教授,經歷:台灣民主創新協會秘書長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