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2024年美中關係走向新常態?

  • 時間:2024-01-08 09:3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2024年美中關係走向新常態?
接下來的美中關係將以「區段性時間」來定義彼此的策略與往來互動,這可以說是一種以時間區塊為切割的「新常態」。(美聯社/達志影像)

長久以來,美中關係的往來牽扯著國際與兩岸之間的問題,在不同議題上維持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直到川普上台後,以美中貿易戰敲碎美中長期的恐怖平衡,以對抗取代合作,到美國以印太戰略重回亞太、建立印太經濟框架、成立晶片四方聯盟(CHIP4)、以及俄烏戰爭爆發、裴洛西訪台、中國間諜氣球、台灣領導人過境會見麥卡錫等事件,讓美中關係似乎有種再也回不去的感覺

當然,真正美中關係冰點的出發,是去(2023)年初中國間諜氣球事件,雙方關係急轉直下,高層互動降至冰點,直到去年國務卿布林肯訪中,美中才重新進入再接觸的階段,在經貿、外交等議題重啟中高層、行政、立法、聯邦及地方層級的協商互動。經過一連串先遣機關的會議鋪排,去年11月的APEC舊金山會議,美中元首繼2022年11月峇里島會議後重新會晤,也是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時隔六年時間再度訪美。

美中中階部門的先遣會議 為美中元首會晤降低誤判空間

美中再接觸的先遣部隊,從行政到立法部門,從聯邦政府到地方政府皆參與其中,從去年6月開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氣候問題特使凱瑞、商務部長雷蒙多;10月起則由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率議員訪問上海、北京;加州州長紐森等先後訪中,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在拜登政府任內第二次訪美,為11月可能啟動的美中元首會面做好事前準備。由這些事前鋪排可以看出,美中雙方期待在無法改變對方的情況下重打交道是必要作為,畢竟若沒有護欄及煞車閘的設定,恐可能無法管控衝突及危機。

舊金山會議是美中關係企穩止跌的開始

自舊金山會議後,專家學者對美中關係走向有兩種不同見解,一種認為美中關係將以舊金山會晤為新起點走向緩和,另一種則認為美中競爭的核心問題沒有解決,接下來的美中關係並無太多可期待之處。但實際上來看,多數觀察者仍以舊金山會晤為美中關係的校正的新起點,有企穩止跌的效益,至多只能算是緩和,若要回春,在現階段美國大選前並無太大的可能性。但至少現階段的情況,對美中來說,增加對話、重啟合作,才能維持脆弱的緩和關係;雖然,現階段情況被美國鷹派學者認定為無效接觸,但不可諱言,美中的穩定關係除了影響自己之外,有更多的外溢效果會影響其他國家的態度與是否跟進。

拜登和習近平去年11月15日舉行一年來的首次峰會。(資料照片:@POTUS)

美國大選前美中關係有短暫緩和期

今年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場選舉,非美國總統大選莫屬。從去年舊金山會議美中關係緩和情況來看,從現在到美國總統大選前,雙方的關係是處於較為穩定、關係改善的蜜月期。雙方會在經濟不脫鉤、去風險化的共識下,儘可能在這段時間內進行一些領域合作,如,氣候議題、反恐、禁毒等議題。對於目前的執政黨民主黨來說,與中國關係既已較為緩和,國內共和黨抗中的情況可能將在選前時間,以國會為平台壓迫執政黨施壓處理中國議題,以故,目前民主黨最迫切的危機反而不是中國,而是國內在野黨。而對於中國來說,「觀望」及「按兵不動」,等待美國選舉結果出爐,則是目前最好的策略。

接下來的美中新常態?

一般來說,美中關係回不到過去合作多於對抗的情況,眾所皆知。所以接下來美中關係,無法以長期性的關係來設定,而是以「區段性時間」來定義彼此的策略與往來互動,這可以說是一種以時間區塊為切割的「新常態」。像是從現在到美國大選前,便是第一階段的「時間區塊新常態」,所能維持的時間長短,也會受到外部事件介入而有所改變,例如近期的南北韓互射砲彈事件、中東事件等,都是無預期突發的衝突。美中互動新常態雖不致受到太大改變,但也可能為這些外部事件而受到影響。所以,美中未來關係並非坦途,所有的變動都像是電腦視窗般一個個短暫的發生與開啟。

作者》許慧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