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在一名香港記者殞落之後…

  • 時間:2024-01-16 17:3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在一名香港記者殞落之後…
香港人對於精神健康的支援和理解,尚未與時並進。(示意圖/Rostyslav Savchyn)

這個新年過得不太平安。

天災人禍接二連三地發生,芸芸不幸之中也夾雜令人震驚和婉惜,前新聞記者柳俊江自殺的消息,在香港社會間迴響之大,如吹漲的氣球忽然被刺破,高壓讓鎖住在每個人內心氣球中的鬱悶都往一個破口走。原來死亡離大家這麼近,原來情緒崩潰可以發生在你我身邊。

每年長期追蹤香港人整體精神健康狀況的「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香港自2018年起每年平均都落在不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52分以下。香港精神健康問題的普遍近年開始受到的關注,遠比十數年前來得多,但對精神健康的配套卻一直追不上。和台灣可以手持健保卡到門診掛診,甚至取得藥物治療、免費心理輔導不同,香港因精神科屬於專科,需獲醫生轉介至精神科專科門診或精神科日間醫院作跟進,加上公立醫院人手不足,一般新症輪候時間可以長達一年(視乎病情穩定程度)。

但歸根究底,社會風氣才是問題癥結。在悲劇消息傳出後,有香港媒體以不斷推送通知的方式報導新聞,內容只為煽情吸睛,將事主的私人事作為流量的計算。新聞媒體在報導自殺的不幸新聞事,有一定指引需要跟從,盡量將新聞報導「最小化」,保持簡潔、不評論、只報導最少的資訊,且要避免重複報導。多年來大大小小研究都再三證明,自殺新聞,尤其是名人自殺會有傳染、盲從效應,張國榮事件後續香港自殺數字的研究、每隔幾年香港的學生自殺潮,都是最貼近香港的例子證明,但在今次事件中,媒體的做法是完全的反其道以行,甚至是將流量建築於一位同業的不幸身上,記協作為傳媒工會需要在聲明中,溫馨提醒同業報導新聞的指引,可見該媒體做法如何令人側目。在香港新聞自由急轉直下後,僅餘的空間被劣幣驅逐良幣的走向趨勢,在這類型更需要專業和操守的新聞事件更被突顯。

香港近年有不少藝文作品探討精神問題,最多討論應當兩套電影《幻愛》和近期的《年少日記》,多年來亦有不少名曲準確地譜寫出抑鬱的心理狀況,但香港人對於精神健康的支援和理解,也一併未能與時並進。身邊有人出現精神健康,最常出現的反應是當事人一向「積極樂觀向上」,但正向心態從來和精神健康沒有關係,這類認知一直未見普及,不時仍有新聞,如早年學童輕生,總會有師長輩說當事人校內乖巧有禮,然後又寫進報導,所以正向的人都活不下去,何況…?當一件簡單直接的憾事,都可以被加以陰謀論扭曲,只顯得在香港要認同精神健康問題的普及應有一段長路,亦說明今下的香港,百業蕭條後,社會風氣變得多麼冷漠和缺乏信任。


 

作者》布寒野  前香港網媒編輯,飄洋來台後繼續心繫家園。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