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小粉紅變韭菜?大量Deepfake俄美女湧中國社群 煽動民族主義發大財

  • 時間:2024-05-21 16:01
  • 新聞引據:、紐約時報
  • 撰稿編輯:陳文蔚
小粉紅變韭菜?大量Deepfake俄美女湧中國社群 煽動民族主義發大財
中國社群近期出現許多金髮碧眼女子,訴說中國美好,並要中國男子拯救,吸引具有民族主義網友購買商品。示意圖。(pixabay圖庫)

近期中國社群網路出現不少洋面孔,經常自稱是俄羅斯妻子、俄羅斯美女等,她們在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上,描述自己喜歡中國食物,要中國男性把她們從貧困中拯救出來,然後影片經常出現一商品連結。《紐約時報》報導,這些俄國女性的帳號和影片,幾乎都是深偽(Deepfake)產出,目的在爭取對中俄關係的支持、激發民族主義或者賺錢。

報導指出,中國社群上出現越來越多的金髮女性帳號,一名叫「拉迪娜」的帳戶,有一名女人操著略帶口音的普通話表示,中國男人該娶「我們俄羅斯女人」,還描述自己喜歡中國食物,同時兜售來自俄羅斯的鹽和肥皂,她還特別強調「俄羅斯人不騙中國人」,還有些俄國女性影片要人購買俄羅斯巧克力,幫助俄羅斯度過經濟難關。

還有一種影片常標有「俄羅斯妻子」和「俄羅斯美女」等標籤,她們描述中國男性多麼有成就,或者懇求他們把自己從貧困或不那麼美好的國家中拯救出來,還有影片的金髮女子說到她對能來到中國的感激之情。

鎖定小粉紅傾向中國男性

不過事實上「拉迪娜」的影片,被發現嘴唇動作與聲音不搭,影片中實際上是澳洲一名在TikTok擁有170多萬粉絲的網紅,她的影片被以AI進行了修改,配上了普通話。

報導表示,這類近期崛起的影片,多半都是以自稱是俄羅斯年輕女性為主角的AI偽造影片,它們被用來爭取對中俄關係的支持,激發愛國熱情或是用來賺錢,這些目的有時還三者兼具。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影片推手是誰,但多數影片都會將觀眾導向一個產品連結,這表明這些影片主要目的是商業性,而影片受眾則是鎖定具民族主義傾向的中國男性。

這些影片的製作者正試圖利用中國當前地緣政治、科技和公眾情緒所催生的市場。

民族主義題材是中國網路「流量密碼」

報導指出,在審查環境下,越來越多話題成為禁忌,而民族主義內容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網路上最可靠的「流量密碼」。用外國面孔來讚美中國,也是為了中國網友的民族自豪感或民族主義。

英國杜倫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張晨晨認為,這種民族主義和全球各地的民族主義一樣,往往都包含著性別歧視的因素。張晨晨指出,「以性別物化的方式呈現年輕白人女性是性別民族主義或民族主義性別歧視的典型表現,觀眾可以在消費這些內容的過程中堅定自己的民族主義和男性自豪感。」

許多影片只是利用了中國人喜歡透過直播和短影音購物的特點,隨著AI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一些中國公司為了節省開支,已經將真人改為虛擬銷售人員。

聖克拉拉大學研究人工智慧治理的教授陸海兵(音)說,作為銷售策略的人工生成影片可能會越來越普遍,因為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得非常快,普通大眾也更容易獲得。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