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大流行協定四大爭議談判未果 台灣締約仍有望

  • 時間:2024-05-29 23:0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大流行協定四大爭議談判未果 台灣締約仍有望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劉品希 攝)

「大流行協定」四大爭議談判未果,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29日指出,這項協議若不暫停討論,就要延長談判,基於人道角度與促進全球衛生而言,她支持「大流行協定」持續談判與完稿,並爭取台灣參與加入,由於締約資格條款尚未達成共識,台灣成為締約方仍有轉圜空間。

世界衛生大會(WHA)於日內瓦時間28日下午審議「國際衛生條例」修正草案及WHO「大流行協定」政府間談判小組進展,會員國讚賞過去2年半以來的努力,但因四大爭議未能於今年WHA召開前提出共識條文版本,而按照其「只有全部內容達成共識,否則視為無共識」的原則,這項國際協約的下一步僅剩3個選項,一是本屆大會暫停討論,待有共識後再復會,二是於今年底前召開第三屆WHA特別會議,第三則是延後1年於第78屆WHA再決議。

林世嘉指出,「大流行協定」當前四大爭議包括利益與資訊共享、智慧財產權豁免與技術轉讓、健康一體化原則、資金來源。在利益與資訊共享部份,病原體往往來自中低收入國家,但卻需要花費高額費用購買疫苗藥品,因此中低收入國家期望預留20%的防疫產品,由世界衛生組織公平分配,但英國與其他高收入國家對此安排有所保留。林世嘉建議台灣可扮演亞太區域製造、研發、分配的關鍵節點,貢獻全球並參與全球供應鏈。

林世嘉表示,針對智慧財產權豁免與技術轉讓,這是協助中低收入國家迅速滿足防疫需求的重要工具,但高收入國家認為會傷害產業及研發誘因,她認為基於全球衛生治理與健康公平,在大流行期間讓脆弱國家取得所需的挽救生命醫藥品是基本人權。

林世嘉指出,爭議三為健康一體化原則,歐洲國家領導倡議公共衛生必須同時因應人類、動物與環境健康議題,才能有助於因應下一次的人畜共通疾病的爆發,但中低收入國家認為此議題已超出大流行的範圍,且沒有額外的資金投入行動。

至於第四項爭議則是資金來源,林世嘉表示,原本案文中曾討論設立一個新的全球防疫資金,但在高收入國家反對下,目前僅剩下協調功能,而美國與世界銀行聯合成立的大流行基金(Pandemic Fund)可能在未來更具影響力,義務行動與資金來源分屬不同機制的情況,將為下一次大流行的全球行動下伏筆。

林世嘉指出,在WHA的審查中,各國在發言中指出不希望放棄已達成的共識,並希望能擬定下一步的時間表與談判方式,例如法國與非洲聯盟期待能於會期間即完成談判,立陶宛則建議延長一年讓各國有更充分的思考時間等,大會已責成談判小組討論後續談判期程,並交由大會審查通過。她進一步表示,就目前談判文本而言,台灣締約的資格可能仍有轉圜,第33條原明定僅供WHO會員國、聯合國會員國或觀察員國締約,但該條款目前尚未達成共識,為我國以「所有國家」、「衛生實體」等方式參與留下談判空間。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