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23條立法後首個六四 港人拒絕歷史遭清洗持續紀念(影音)

  • 時間:2024-06-06 18:11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張雅涵
23條立法後首個六四 港人拒絕歷史遭清洗持續紀念(影音)
6月4日這天儘管香港民眾無法公開悼念六四事件,但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的窗戶則依舊再次點燃蠟燭。(X平台/@whyyoutouzhele)

今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5周年,也是俗稱基本法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後的首個六四週年,在基本權利和自由持續遭打壓下,香港人仍然以自己的方式紀念這個如今被港府稱作「敏感日子」的歷史慘劇周年,而在維多利亞公園熄滅的燭光則持續在海外點燃。

紀念六四成禁忌 港人無畏上街紀念

香港公開紀念六四已成為禁忌,在今年通過的基本法23條下,叛亂及叛國可被判終身監禁,進一步限縮人民自由。即便如此,許多港人仍以自己的方式持續紀念這個中共血腥鎮壓民主活動的日子。

在六四屆滿35周年前夕,香港行為藝術家三木現身鬧區銅鑼灣,他假裝倒酒、向天舉杯,並比畫出「八九六四」,過程中不發一語,沒過多久他隨即被多名員警包圍帶回警局。

在6月4日當天,香港警察在銅鑼灣加強巡邏並搜查路人。一名長者舉著寫著紀念六四的標語,隨即遭警方包圍帶走。

也有民眾攜帶「5月35日」的劇本集,獨自坐在城市一角閱讀。許多香港人都以這樣的一人紀念方式,拒絕這段歷史遭遺忘。

香港政治緊縮 維園燭海熄滅

今年也是維多利亞公園連續第五年被禁止舉行燭光晚會悼念六四。港府並延續前一年的做法,六四當天在維園舉行「家鄉市集嘉年華」,主打販賣中國各省美食,利用這個日子慶祝「回歸祖國」。

在過去,香港曾經是中國境內唯一能公開紀念六四事件的城市,維園燭光曾長燃30多年,香港支聯會自1990年以來在這裡舉辦六四週年燭光晚會,呼籲為當年在天安門廣場遭血腥鎮壓的受難者平反。

傘運、反送中 18萬人點亮維園燭海

維園歷年的的燭光規模也反映出當下香港的政治氣氛。

在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的反送中運動,以及2014年爭取香港真普選的雨傘運動,18萬港人在六四週年當天走進維園點燃燭光,出席人數創下歷史紀錄。在這段香港爆發大規模民主運動的期間,維園六四晚會的主題也從早期的平反六四,轉向為香港爭取自由。

但在2020年國安法實施,以打壓前一年爆發的大規模民主運動後,維園燭光走入了歷史。

海外重現維園燭光 港人積極參與

儘管維園一片燭海的景象不再,不過,全球從台北到倫敦等多座城市,都舉行了六四紀念活動,處處可見香港民眾身影。

台灣現在成為兩岸三地唯一能公開紀念六四事件的華人地方。在六四35周年這天,多個公民團體在自由廣場舉行年度的六四紀念晚會,除了紀念六四鎮壓的受難者,也訴求重視中國打壓民運人士、以及香港人權倒退的現況。

當天晚會有超過2,000人參加,廣場中也展出丹麥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雕塑作品「國殤之柱」的複製品,這個展現六四受難者痛苦形象的原作曾矗立在香港大學,但在官方大舉清除民間六四記憶的行動中,已經被從港大校園移除。

一名參與自由廣場六四紀念晚會的在台港人談到,香港人見證了在官方打壓下,在香港公開紀念六四如今已成為歷史。

在台港人:『(原音)香港以前能夠舉辦六四活動,在香港討論這個事件,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香港是一個有言論自由、有人權、有權利的城市。這是一個我們可以面對這段歷史的地方。但這個城市無法再維護這些權利,和代表這個城市價值的東西… 而當現在一切開始惡化,我們見證這成為了一段歷史。』

基本法23條威脅 港人拒絕遺忘六四

儘管紀念六四在香港已成為禁忌,許多港人仍以自己的方式持續紀念這個中共血腥鎮壓民主活動的日子,拒絕歷史被清洗而消失在人們的記憶。

在位於旺角的一家商店,這裡販賣紀念六四事件的貼紙和明信片。曾擔任香港區議會議員的老闆朱江瑋表示,他正在盡其所能來記住歷史。

前香港區議員朱江瑋、「如一商店」老闆:『(原音)不能去維多利亞公園很可惜。因為維園的燭光守夜和人們心中的希望很相似,就因為看不到,不代表不在那裡。但能夠看到它是相當令人感動的,所以我希望,有一天它能夠再次成為可能,但既然它沒有,我對此無能為力,但我也認為在我自己的空間裡,進行我自己的紀念是我可以做的事情。』

儘管官方的打壓,紀念六四已成為禁忌,香港人仍以各種方式,讓維園精神在香港各角落與全球各地延續下去。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