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示警:全球民主面臨內憂外患需強化韌性

  • 時間:2024-06-18 11:5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玉秋
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示警:全球民主面臨內憂外患需強化韌性
賴清德總統18日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 (圖:總統府)

賴清德總統今天(18日)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拉脫維亞前總統李維茲(Egils Levits)致詞時表示,全球民主國家都面臨內憂外患,內部有民粹主義高漲,外部則有侵略勢力,強化民主韌性將非常重要。他認為自我防衛式的民主或戰鬥性民主,必須再根據現在正面臨的混和戰、心理戰、假訊息等挑戰加以調整,期待能與台灣互相學習,讓民主更有韌性。

賴清德總統18日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與拉脫維亞前總統李維茲(Egils Levits)及大西洋理事會會長暨執行長坎普(Frederick Kempe)針對強化民主韌性、國際情勢等議題交換意見。

拉脫維亞前總統李維茲致詞時,首先恭喜賴總統的勝選與就任,但也認為賴總統就任以來充滿挑戰,可能是二次大戰以來最有挑戰的時期。

李維茲說,台灣是全球民主國家的一員,台灣的民主具有高品質,但誰都不能保證民主制度可以永存下去,因為歐洲已有民主倒退的情況發生,但他也認為,包括台灣、拉脫維亞、捷克等人民仍相信,民主是比較好的制度,雖然現在世界上僅少數國家是民主國家,只有少數人民生活在民主制度之下。

李維茲指出,現在全球的民主國家都面臨內憂外患,尤其過去十年來,內部有民粹主義的高漲,外部則有非友善的侵略勢力,強化民主與強化民主韌性備顯重要,而民主必須要能自我防衛,他建議現在的防衛式或戰鬥性民主都必須加入新的威脅予以調整,李維茲說:『(英文原音)我認為民主必須要能自我防衛,憲政原則是自我防衛式民主,美國政治家稱為戰鬥性民主,我認為這個概念需要根據現在面臨的挑戰與威脅加以調整,尤其現在面臨混和戰、心理戰、資訊操弄等假資訊等挑戰。』

而大西洋理事會會長暨執行長坎普(Frederick Kempe)致詞時也談到,拉脫維亞於1991年才成為獨立的民主國家,捷克則在1989年才踏上民主的道路,這些年輕民主國家都很瞭解台灣現在的民主處境,也都對台灣表達支持。

坎普說,他同意李維茲的說法,現在全球正面臨許多挑戰,遭遇的危機與威脅比1930年代更為嚴重,且包括俄羅斯、北韓和伊朗正在結盟,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正在訪問北韓,也都在提醒全球這一點,再加上過去18個月以來,中國對台灣的軍事與灰色地帶的威脅不斷增長,他認為民主國家要一同嚇阻,並且要有決心、韌性面對這個挑戰。

坎普也分析俄烏戰爭的結果會形塑世界歷史的走向,他認為中俄、北韓、伊朗這個新的結盟對烏克蘭勝敗會有他們自己的解讀,其所產生的影響力可能會大過冷戰時期的西柏林,但一個戰區的失敗會接連影響另個戰區,因此若烏克蘭的勝利對台灣會是非常好的事情,不能拆開而論。

坎普說,雖然賴總統所領導台灣正在經歷他此生見過變動最劇烈的地緣政治情勢,但他相信台灣的民主會繼續下去。

李維茲也說,即使台灣面臨複雜的情勢,但他相信台灣民主依然強健且具有韌性,訪團也非常期待能與台灣政府交換意見,互相學習,讓民主更有韌性。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