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短期振興措施 學者:應兼顧長期發展

  • 時間:2013-05-31 16:4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李憶璇
由於輸出及民間消費熄火,讓台灣201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GDP)面臨「保3」防衛戰,行政院因此祭出13項提振景氣措施,期盼集中火力,消滅「悶」經濟。學者認為,若想在短期內提振內需,最重要的是提升民眾的薪資;長期則建議台灣企業整合成有投資、金融及商情實力的大貿易商,才不易受國際市場影響。
◎振投資 金融部門加入
行政院長江宜樺28日宣布「短期提振經濟措施」,分為擴大消費支出、提振國內投資、激勵創新創業及修正證所稅等4面向、共13項措施,力求全年GDP「保3」。在提振國內投資部分,將鬆綁相關法規,讓資金較充沛的壽險業能夠投入最欠缺資金的政府公共建設及其他相關建設,預計將可引進新台幣1,400億元。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過去要拯救經濟,多由經濟部主提意見,這次的振興策略則納入財政部、金管會等金融部門意見,是較新穎的做法,他樂觀其成。他說:『(原音)政府振興方案大概在經濟部職掌範圍內比較少,很多是跟原來金融、法規鬆綁或壽險業資金比較有關係。我們以前看到很多政策都經濟部在提,現在各部會都能參與振興措施研擬是好現象。』
◎漲薪資 促消費
主計總處4月底公布台灣第1季GDP國民所得概估統計時,GDP竟不到2%,主要是因為出口低於預期以及民間消費不振。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當時受訪時坦言,他沒想到民間消費竟然這麼差,不僅讓GDP破4%、失業率不到4%的「黃金交叉」可能提前破局,也點出民眾實質薪資未成長是造成消費疲弱的主因。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消費不振源自多年來薪資沒有調整,再加上油、電價調漲、物價溫和上漲,使得百物齊揚,民眾在求溫飽之餘,自然沒有多餘的閒錢能夠消費。他建議,如果薪資能往上多調一些,消費力道自然就會出來。他說:『(原音)我是覺得現在的時機不是很壞的時機,像這次調基本工資,企業界都不敢反對,大家已經體認到台灣勞動工資相對競爭對手國都是太低的,所以氣氛出來了。行政院如果願意善用社會氣氛,稍微調多一點,我想社會都是可以接受的。』
◎整合戰力 創「大貿易商」
除提振短期經濟,國家發展還是應看長遠規劃。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表示,台灣市場規模小,因此還是得靠國際需求做為主要泉源,但多數廠商還停留在接單代工階段,等於是被動加入國際市場。
他認為,台灣業者應該整合戰力,形成綜合型貿易商,以具備投資、金融及商情等3大能力,創造如同中國大陸、日本及印尼等國的「大貿易商」,便能減少國際景氣衝擊,甚至還能主動創造商機。他說:『(原音)因為我們台灣太多小貿易商,但是沒有真正具有投資實力、金融實力、商情實力的貿易商,這對台灣這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很欠缺,尤其是我們現在面臨FTA或RTA有困難的時候怎麼辦?不能老是等別人下單子給我們,所以變成從過去等待商機,出門在外要打開商機。』
學者坦言,要救經濟,短期振興措施還是得做,各項措施若搭配得宜,就可棒棒擊出安打;但長期規劃也要起步,以避免台灣受國際景氣波動的負面衝擊,未來才有機會擊出直接得分的全壘打。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